第18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六、荒唐的大婚

说起来,惠帝刘盈绝对要算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皇帝之一。

他做了七年有名无实的皇帝,就像一个木偶,系在身上的那根线,始终就提在他母后手里。因为这一点,司马迁的《史记》连《本纪》也没给他立过。

从打登基之日起,每隔两三天,他就必须要到吕太后住的长乐宫去“东朝”一次。如果有大事,则须随时请示和汇报。任何诏令,都出自长乐宫,他不过是个摆设而已。在吕后面前,他连大气儿也不敢喘一口,更不用说反抗了。

就连他的婚烟大事,他也无权过问。

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十月岁首,刘盈去向母后请安。

吕后问了一些边备和朝廷的事情,又说:“盈儿,你守丧期满,该行大婚了。”

刘盈说:“儿子一切听凭母后安排。”

吕后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立皇后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我不替你操心,还有谁来替你操心啊。”

刘盈唯唯。

吕后又说:“皇后嘛,我早就替你选好了。只等你守丧期满,就举行大婚之礼。”

刘盈唯唯。

吕后问:“你怎么不问我选了谁做你的皇后呢?”

刘盈抬起头,惶然地看着母亲。

吕后叹了口气说:“你知道当初你父皇为什么要換太子吗?除了姓戚的那个狐狸精使得手段,就是你父亲觉得你生性懦弱,不如赵王性格果断。现在这个家业是我替你挑着,可是我也一天天老了,总不能给你挑一辈子吧。为你挑选一个合适的皇后,等你立了太子,母亲也就放心了。”

刘盈低下头:“儿子不才,让母后劳碌费神。”

吕后问:“你不想知道我为你挑选的皇后是谁吗?”

刘盈把头更低了:“儿子听凭母后安排。”

吕后看到刘盈那诚惶诚恐的脸色,挥挥手说:“瞧你这窝窝囊囊的样子,一天到晚混在后宫的女人堆里,朝朝寒食,夜夜元霄,把心志全消磨尽了,什么时候有个主见?你回去吧。”

刘盈只好掩面屈身,唯唯而退。

他不知道母亲会给他选一个什么样的皇后。

按照规矩,为皇上选嫔妃,通常要在八月中,由宫廷谴中大夫与掖庭丞和相工,到京郊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秀丽端庄,合法相者,“载后还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皇后就从这众多的嫔妃中选拔出来,通常是与皇帝结过婚,或结婚后生了儿子,才有资格被册立皇后。直接被立为皇后的少而又少。立哪一个嫔妃做皇后,一般由皇帝自己决定。可刘盈知道,母后是不会把自主选择皇后的权力交给他的。

他甚至在母后未摊牌之前连“知情权”也不会得到。

让刘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母亲为他选定的皇后,竟然是他自己的亲外甥女——张敖和长公主鲁元生的女儿,名叫张嫣。

舅舅娶亲外甥女,亲姐姐成了丈母娘,外祖母成了婆母,这不仅是乱lun的事,而且也荒唐得可以!况且,鲁元公主只比刘盈年长两三岁,她的女儿当时不满八岁。而惠帝刘盈,已经十九岁了。刘盈平日是很喜欢这个外甥女的,但他是把小张嫣作为姐姐的女儿来喜欢的,让外甥女作他的皇后,让他有何面目对天下人?他想得头发胀、眼发昏,也想不出母后为什么做出了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决定,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个现实。

他几次鼓足了勇气,要去和母后说明自己的心思,但几次临到了长乐宫门口又怏怏折返。仿佛一踏上那冰冷的台阶,就看到了母后那威严无比的目光。

他索性破罐破摔,越发在后宫的温柔乡里醉生梦死,好像这桩大婚与他毫无干系。

吕后岂不知舅舅娶外甥女是天大的荒唐,她以自己的做法去设想,生性懦弱的刘盈如果册立了外姓的皇后,将来必为皇后和外戚所制,难免会有江山易帜之虞。可长公主生下的女儿是吕家的血脉,生下的儿子就是太子,皇位的当然继承人,肥水不落外人田。与吕氏权势的巩固这件大事相比,乱lun自然是小事一桩了。

对立皇后这件大事,吕后不是没有顾虑。她也怕朝臣们像反对刘邦易储那样反对这个不合情理的婚姻。可是,出乎她的意料,满朝文武自然私下里也有很多议论,可谁也不敢跳出来反对,就连平日以严苛著称的礼仪部长叔孙通也没提出任何意见。廷议时,大家都说:“太后为国本计议,臣等奉诏。”

曹参这个国务总理更是一天到晚醉生梦死,哪里顾得上她的家事。

惠帝刘盈就在一片贺喜声中完成了中国婚姻史上最荒唐的大婚典礼。那是一次十分隆重的婚典,仅是下聘礼的黄金,就用了两万斤!

两万斤黄金作聘礼,读者一定会认为这差不多是中国婚姻史上最奢华的聘礼了。如果您细心把这本书里写到的使用金子的数目相加一下,就会发现,那将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当年刘邦让陈平使“反间计”去离间项羽与范曾,刘邦一下就给了陈平“黄金四万斤”,而且“不问其出入”,用不着来报销单据。叔孙通制订朝仪有功,所得赏赐是五百斤黄金……出手就是几百斤、上千斤、几万斤的金子,汉代真的有那么多金子吗?赵翼的《廿二史劄记》卷三《汉多黄金》条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他谈的是整个汉代的情况,很有意思,我还是把原文提供给读者:

古时不以白金为帀,专用黄金,而黄金甚多。尉缭说秦王,赂诸侯豪臣,不过三十万金,而诸侯可尽。汉高祖以四万斤与陈平,使为楚反间,不问其出入。娄敬说帝都关中,田肯说帝当以亲子弟封齐,即各赐五百斤。叔孙通定朝仪,亦赐五百斤。吕后崩,遗诏赐诸侯王各千斤。陈平交huan周勃,用五百斤。文帝即位,以大臣诛诸吕功,赐周勃五千斤,陈平、灌婴各二千斤,刘章、刘揭各千金。吴王濞反,募能斩汉大将者赐五千斤,列将三千斤,裨将二千斤,二千石一千斤。梁孝王薨,有四十万斤。武帝赐平阳公主千斤,赐卜式四百斤。卫青击匈奴,斩首虏万九千级,军受赐二十余万斤。昌邑王赐故臣君卿千斤。宣帝既立,赐霍光七千斤,广陵王五千斤,诸王十五人各百斤,赐孔霸二百斤,赐黄霸百斤。元帝赐段会宗、甘延寿、陈汤各百斤。成帝赐王根五百斤。王莽聘史氏女为后,用三万斤,赐孝单于千斤,顺单于五百斤。莽末年,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尚有六十匮,黄门、钩盾尚方处,处各有数匮(以上见本纪及各本传)。可见古时黄金之多也。后世黄金日少,金价亦日贵。盖由中土产金之地已发掘净尽,而伺佛教入中国后,塑像塗金,大而通都大邑,小而穷乡辟壤,无不有佛寺,即无不用金涂。以天下计之,无虑几千万万,此最为耗金之蠹。加以风俗侈靡,泥金写经,贴金作榜,积少成多,日消月耗。故老言,黄金作器,虽变坏而金自在,一至泥金、塗金,则不復还本,此所以日少一日也。

汉代的金有三种等级,据《汉书。食货志》(卷二四下):“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这里讲的“白金”,实际上是白银;“赤金”则是丹阳铜。可见所流通的货帀并非全用黄金。现代有些学者认为,汉代所谓赐黄金多少斤,实际上所赐者并非黄金,而是铜。这是不对的。至于汉代的黄金纯度不一定很高,是有可能的,是因为受当时冶炼技术条件的限制。黄金与铜钱之间,是有一定的折算标准的,《汉书。王莽传》:“故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可知黄金一斤抵钱一万。所谓赐金多少斤是举其总数,有些时候是要用白银和铜钱来折算的。

好了,我们回归本题,来说这位用两万斤黄金聘娶的皇后张嫣。

张嫣太小了,她对这荒唐绝伦的婚姻所带给她的一切,更是浑茫无知。大婚那天,宫女们为她贴额簪花,她只是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宫女们告诉她:你现在是皇后了,皇后是不能这么笑的。

她天真地问:“皇后是什么呀?皇后怎么笑呀?”

宫女给她做了个托腮颔首,笑不露齿的样子,张嫣说:“不好!不好!那我就不做皇后了。”吓得那个宫女赶忙跪下打自己的嘴巴。

于是,皇帝的大婚典礼上,就出现了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景观:呆若木鸡的皇帝与身材不及他一半的小小皇后,在大宾的指引下无所措手足地茫然交拜,好像在演一折滑稽剧。

可是谁也不敢笑出声来。

到了合卺之时,小皇后毕竟是个孩子,已经睡着了。

她醒来后,看见惠帝坐在床边抹眼泪,就爬起来问:“舅舅,你怎么哭了?”

因为心里的郁结,惠帝刘盈从始至终是一直把张嫣当做自己的外甥女看的。

刘盈二十三岁去世前,生有四个儿子,都是与后宫美人生的。张嫣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处女皇后。”

更有意味的是,从打惠帝刘盈开了这个“异代婚”的先河,汉代皇帝不顾辈份防闲结婚的竟不乏后继。比如汉哀帝曾娶祖母定陶太后的侄女为妻,也就是说他娶的妻子是他的从表姑。汉灵帝娶的是他曾祖父章帝的妃子宋贵人的侄孙女,也差了辈份。

惠帝大婚之后,不久未央宫凌室起了一场大火。接下来,织室又几乎烧得片瓦无存。凌室,是供养饮食之处;织室则奉宗庙衣服。这两处大火,让群臣恐惧,以为天诫,是宗庙祭祀将绝之兆。

自从大婚之后,惠帝刘盈的性格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首先是由“复道事件”引起。

因为经常要到长乐宫去“东朝,”从未央宫到长乐宫,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皇上銮跸出入,往往惊天动地,断阻交通,使民间不便。于是惠帝决定要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中间建一条高架通道,犹如今天的过街天桥。

太子太傅叔孙通极谏复道不可修。他的理由是:陛下所建复道,正是先皇衣冠出游的要路,您这差不多是在先皇的头顶上走路啊,不是等于把自己凌架于先皇之上吗?如此乃渎慢祖宗之举,未免有失孝思。

惠帝当时大惊失色:朕一时失却检点,才有这样的失误。不过先生所说的,朕确实没想到,并非有意为之。

叔孙通说:陛下现在知道了修复道是一个错误的工程,何不即命停工呢?

惠帝说:朕从继承大统以来,什么事也没做过,偶尔修个小小的复道,就要取消,连这样的小事都不能做,我心里别扭。可在渭北地方,另建原庙,高皇帝衣冠出游渭北,省得每月到此。况且多建宗庙,也是人子本份。

叔孙通谏阻复道,另有他意,主要是体现了太后的意志。没想到惠帝态度比往日大有不同。他再次谏阻,惠帝说:高皇帝的陵寝,本在渭北,陵外有园,所有高皇帝留下的衣冠发物,并皆收藏一室,接月取出,出游一次,不一定非要经过朕所筑复道。朕意已决,师傅毋庸多言。

这一下,叔孙通没话说了。

吕后对这件事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由他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吕后也主持完成了一项浩大的工程,那就是修筑长安城。前面说过,当年萧何筑皇城,只先后修葺改建了长乐宫,建造了未央宫,实际上长安城并没有城墙。到惠帝三年(公元前19年)才初步有了长安城。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吕后主持国政,春正月,还在农闲期间,征召长安城600里内男女14万5千多人修建长安城墙,一个月后工程结束,长安城规模大具。

据《三辅黄图》记,汉长安城墙高度为三丈五尺,按照当时的一尺约合现在0。5米计算,三丈五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8。米。下阔一丈五尺,约和现。5米。上阔九尺,约合现。1米。根据当代考古发掘的成果(1956年到1961年间曾对汉长安城遗址进行过勘察发掘),汉长安城基本上保持了正南正北方向,城周长五十华里有余,相当于汉代的六十里多。城的形状,“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所以又称“斗城,”平面略成方形,在南墙和西北角有几处曲折,使南城墙曲为南斗形,北城墙出为北斗形,西北角折作北斗七星状。

城外有灞河、浐河、泾河、渭河、沣水、滈水、潦河、潏水等八条河流,城墙四周有宽三丈(合现在5。6米)、深二丈(合现在4。7米)的护城河环绕,河上有石桥多座。修建长安城也起用了当年修建过阿房宫的能工巧匠,所以才有了富丽壮观的大都会气象。

二十七、儿子与情人

这场荒唐的政治婚姻积郁在刘盈心中的愤懑,终于有了一次比“复道事件”更大的爆发。

某日,刘盈接到一件密奏,辟阳侯审食其广收贿赂,扰乱朝廷纲纪。在这之前,有关审食其与母后关系的传闻不断传进他的耳朵,刘盈为此事蒙受着不可名状的羞辱与痛苦。

这一回,惠帝刘盈一反唯唯诺诺的常态,变得果断而刚毅,他立刻下诏,让廷尉逮捕审食其下狱。

这是刘盈自当皇帝以来惟一一次未经“东朝”而独立作出的决策。

吕后也未曾料到儿子还有如此强硬的一面,这一下她完全懵了头。她不敢到惠帝那儿为审食其说情,她知道审食其以受贿罪系狱不过是个借口,看来这回儿子是动真格的了。当年秦始皇对他母亲赵太后的幸臣吕不韦,也是采取了果断强硬的处置,甚至一连杀了二十多个来说情的人。没有一个儿子能够心甘情愿地蒙受这种奇耻大辱。

在儿子与情人之间,吕后陷入了两难之境。

吕后全然没了主张。这个时候,她是多么渴望朝臣中能有人出来为审食其说几句话啊。可是没有!朝臣们平时恨透了这个恃宠弄权的审食其,也全都恨不得皇帝立即下诏杀了这个淫臣。审食其一入狱,朝野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哪里还会有人给他说情呢。

情急之下,吕后想起一个人来。

想起了这个人,就如同掉进枯井里的人看到了头顶上的一线光亮,吕后心里立刻就有了底。

这个人是谁?就是平原君朱建。

朱建,《汉书》卷四三有传。他是楚人,原来任淮南王英布相。英布造反时,曾拉他同谋,他坚决反对,极力劝谏。英布不听,用梁甫侯之计走上了反叛之路。刘邦平定了英布之后,知道朱建劝谏英布之事,就重重赏赐了他并且赐其号为平原君。朱建也就从此把家从楚地搬来长安。

朱建为人有口辩之才,“刻廉刚直,行不苟合,义不取容”,所以士大夫都愿意与他交往。审食其当然也想同朱建结交。他想结交朱建不是因为朱建有刚直的名声,而是因为这个人在朝廷中有着权力的“绩优股”,连刘邦也敬他三分。可是朱建却不愿意搭理审食其。当时审食其也算是个权臣中的核心人物,因为他与吕后关系暧昧,很受重用,百官公卿无不趋走于他门下,甚至奏事也要首先通过他这道门坎。但朱建不买他的账,一而再、再而三地回绝审食其造访的请求,闭门不纳。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审食其最后还是与朱建有了一定的交往。这里又牵出一个人来,这个人就是陆贾。

陆贾与朱建是老乡,也是楚人。他与朱建一样,也是有名的辩士,而且这一方面他的名声要比朱建大得多。

刘邦起事之初,陆贾以幕僚的身份跟随刘邦定天下。由于他善于辞令,因此很得刘邦赏识,常派他出使诸侯。他最著名的一次游说活动是使割据一方的南越王赵佗臣服汉室,兵不血刃,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让这个强悍傲慢的赵佗接受了称臣朝贡的条款。这件事说来话长,历史上的记载也很详细,这里就省些笔墨了。总之从游说赵佗之后,陆贾的地位就一路攀升,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专事皇帝顾问应答的职责。

成就陆贾辩士之名的另一件事,是他居然成功地游说皇帝刘邦改变了对儒生的态度。

前边多次提到,刘邦这人最瞧不起的就是读书人,连拿儒冠当尿盆儿的事都做得出来。而陆贾却偏偏在他面前经常引经据典,称道《诗》、《书》。刘邦终于不耐烦了,破口大骂:“老子马上打天下,焉用什么《诗》、《书》!”

陆贾理直气壮地反驳他:“马上得天下,还能在马上治理天下吗?”

接下来,陆贾给刘邦讲了商汤、周文王等贤明君主打天下和治理天下的不同方法。他们正是文武兼施,逆取顺守,才成就了长久的帝业。而吴王夫差和春秋时晋国的智伯,却因穷兵黩武而终致亡国。秦严峻刑法,最后统一了六国,“但是如果秦并天下之后,能行仁义,法先圣,以古代圣明的君王为师,那么陛下您哪里会有今天呢?”

这一席话让刘邦心里一动,虽然他仍旧不高兴,但心里是服膺陆贾的,他让陆贾把秦朝如何失天下,他自己又如何得天下,以及古时和秦王朝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写出来。于是陆贾就根据刘邦的指示,写出了《新语》十二篇。每写成一篇上奏,刘邦都击节赞赏。因为陆贾的《新语》,也让刘邦认识到了知识的力量和知识分子的价值。

在刘邦集团中,陆贾也算得上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中国的读书人,从来就是把“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做为道统的。但这只能是读书人“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一相情愿而已,因为这一桩买卖从来就是只有“买方市场”的。饱读诗书的陆贾当然知道这一点,因此,他才用这样非常规的方式,为自已成功地找到了“卖点。”

后来,陆贾在诛平吕氏集团、迎立汉文帝的过程中又再次建立了很大的功业,这是后话,后话我们后面再说。

现在我们要说的是陆贾与辟阳侯审食其的产系。

陆贾这人,虽然与朱建一样都是有名的辩士,但两个人的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朱建“行不苟合”“义不取容”,陆贾却喜欢奔走于达官显贵之间。炙手可热的审食其,也自然成为他为之趋走的对象,一来二去,两个人就成了朋友。

审食其想交往朱建,吃了多次闭门羹,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天,陆贾到他家来,向他贺喜说:“平原君朱建的母亲死了。”

审食其很纳闷儿:“平原君的母亲死了,你向我道什么喜呢?”

陆贾说:“朱建正为家里贫穷,没有能力发丧,到处借贷。在这个时候您如果上门,出钱为他的母亲把丧事办了,他日后定会为您卖命的”。

审食其听了陆贾的话,就奉了百金丧仪前去朱建府上,别的大臣因为审食其这么做了,也纷纷效法,前去吊唁上礼,共有五百余金,朱建很体面地给老娘办了丧事。从此,他与审食其也就有了交往。

说了那么多朱建和陆贾,该回到本题了。

吕后在几近绝望时想到了朱建,她急忙让人去暗示审食其的家人,去向朱建求救。

没想到朱建却一口回绝,说:“这是皇帝钦定的案子,我插不上手”。审食其的家人把这话转达给审食其,审食其大骂朱建负义。

实际上,朱建暗中的营救行动已悄悄开始了。因为他知道对审食其入狱,满朝公卿大臣都拍手称快,自己出来替审食其说情,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朱建怎么去解救审食其呢?他当然不会直接去找惠帝说情。关起门来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好计。

他需要一个人来打通惠帝的关节,绕路说禅,救出审食其。

这个人就是惠帝的男宠闳籍孺。

惠帝刘盈不但耽于女色,还喜欢男风。闳籍孺只有十**岁,生得眉清目秀而且口齿伶俐,深得惠帝的宠爱。他仗着惠帝的庇护,经常干预政事。惠帝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朱建找到闳籍孺,先吓唬了他一通:“我听说辟阳侯审食其最近被关进廷尉狱,此事系足下所陷,你知道吗?”

闳籍孺吓了一跳说:“哪里会有此事?我和他无怨无仇,为什么要进谗他呢?”

朱建说:“不管怎么说,你受皇帝宠幸这事,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如今辟阳侯下狱,实际上是因为他受到了太后的宠幸,所以别人都说是你进谗言,想借刀杀人。如果辟阳侯一旦被杀,太后生起气来,你的命也保不住。你现在不如在皇帝面前为辟阳侯求个情,皇帝放了辟阳侯,太后一定会喜欢你。两个主子都喜欢你了,你的富贵指数就会成倍地增长。”

闳籍孺非常害怕,就到惠帝面前替审食其求情。惠帝当然不会驳他的面子,于是审食其被放了出来。

审食其出狱之后,才知道这事是朱建帮了大忙,非常震惊,也非常感激朱建。

后来吕氏集团覆灭,审食其因为卷入诸吕的关系太深,本来是该掉脑袋的,但由于陆贾、朱建的努力而得以平安无事。

这个事件的余波一直沿续到汉孝文帝时代。

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淮南历王刘长以诸吕余党的罪名锥杀了审食其。

刘长为什么要杀审食其呢?前面曾做过交待,刘长的母亲,就是东垣美人赵姬。张敖以“谋反”嫌疑械送长安,赵姬正怀着刘长,托她兄弟去找审食其,审食其虚应故事,终使赵姬生下刘长后自杀。所以刘长一直认为审食其害死了他的母亲。他也一直在寻找复仇的机会。诸吕及其党羽被诛,审食其逃过一劫,刘长是一直耿耿于怀的。

文帝前元三年刘长借到长安朝晋之机,去拜访审食其,审食其正是落寞的时候,听说当今皇帝的弟弟刘长登门,受宠若惊,忙整肃衣冠,出门迎接。没想到刘长怀里揣着一把大铁锥,一见面,二话不说,挺身直刺,一锥毙命。刘长的随从人员还觉得不解气,上去把审食其的头割了下来。

孝文帝听说朱建曾为审食其出谋划策,派人去逮捕他。朱建听说逮捕他的人到了,想自杀,他的儿子和门客都劝他:“事情的结局尚不得而知,为什么要自杀?”

朱建说:“我死了这事就到此为止了,不致于再牵挂到你们”。于是就自刭了。孝文帝听说朱建自杀,很惋惜地说:“其实我并没有诛杀朱建的意思啊。”于是就把朱建的儿子拜为中大夫。

这当然也是后话了。

(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影帝盖世一剑独尊帝霸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临渊行逆天邪神洪荒之青蛇成道剑来武炼巅峰
相关推荐
汉平王快穿男主戏太多娇笙黑萌夫妻之世子太坑爹坑爹联萌刘邦小学我的岳父是刘邦少年道君化龙天尊仙道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