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生命之火取暖(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悲欢离合

自生命开始那一刻,就注定会有悲欢离合,细数往事,似乎找不到生命不可承受的重量,哪怕是面对至亲骨肉的离世,也要坚强地活下去。

阿圆的去世,让杨绛悲痛欲绝,但她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过来,女儿已经离开了,还有丈夫需要她去照顾。这一年,她已经八十多岁了,仍来回奔波忙碌着,亲力亲为呵护着同样年迈的丈夫。她最大的希望就是钱锺书能够熬过这一关,她已经失去了女儿,不能再失去丈夫。

钱锺书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杨绛实在难以开口将女儿去世的事告诉他,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先暂时不要让他知道,就当作阿圆仍在,她也照旧给钱锺书读女儿写的文章。此时的杨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丧女之痛如暗流涌动,她也只好在丈夫面前装出一副笑脸。

四个月过去了,钱锺书的病情有所缓和,杨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打算向丈夫坦白实情。既使要说,也不能突然提及此事,杨绛便把实情一点点地传递给他,直到时机成熟后再彻底明说。得知女儿早已离开,钱锺书没有哭没有闹,只是点了点头,或许他早有预感,只是憋在心里罢了。

钱锺书在医院度过了自己的八十八岁生日,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再也不能看到女儿的笑脸,曾经那个活蹦乱跳的小丫头,如今却不在了。

经过一段平稳期,1998年年底的时候,钱锺书的病情突然恶化,持续发烧。中央向医院下达指示,一定要全力以赴。尽管成立了专家组研究治疗方案,他的病情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杨绛知道,或许丈夫真的时日不多了。

弥留之际,钱锺书对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说:“好好活。”即便女儿不在了,他不在了,也一定要好好活着!这是他最后的嘱咐,也是最后的心愿。

杨绛守在他身边,凑在他耳朵边上,用家乡话一直念叨着什么,直到他生命的尾声。他的呼吸停止了,心脏也不再跳动,这波澜壮阔的一生,在这一刻落下帷幕。杨绛在他的额头上落下了轻柔的一个吻,这辈子只爱他,也最爱他,与他携手走过的这一生,是她最珍惜的回忆。

1998年12月19日,钱锺书与世长辞,寻遍世界,再也找不到他的身影。

关于自己的身后事,钱锺书曾嘱咐杨绛:“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保留骨灰。”低调了一辈子,也决定低调地作别人生。这项重任交给妻子,他是最放心的,也唯有她能够让他安心离开。

杨绛亲自为丈夫换上他生前最中意的衣服,其中大部分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出来的,钱锺书曾说这些衣服是“慈母手中线”,哪怕旧了、破了,却始终舍不得丢弃。按照他的嘱托,只是举行了简单的告别式,他穿戴整齐,静静躺在那里,像是睡着一样。前来凭吊的人不多,也没有大张旗鼓地布置鲜花和挽联,杨绛亲手做了一个花篮,放着勿忘我和玫瑰,寓意“不要忘记我”以及“我爱你”。

简单地凭吊之后,将他送往八宝山的火葬场,最后的最后,杨绛轻轻掀开盖在他脸上的白布,最后一次端详他的面容,最后一次泪眼蒙眬地送他离开。

生离抑或是死别,这都将是最后一次,下一次团聚,不知是在哪一生。

杨绛安静地站在那里,陪着他走完最后一段路。最后,将他的骨灰抛撒在附近,完成了他交代的一切。

六十三年,这辈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他一起度过的,喜怒哀乐都有他的参与,如今他先走一步,去陪女儿了,留下她一个人默数过往的云烟,能有回忆作陪,就不会觉得孤单。

钱锺书的葬礼办妥后,身心俱疲的杨绛一个人回到家,她谨记着丈夫的话,让她好好活,这是他的心愿,她会无条件完成。

曾经有人带着钱锺书的诗集《槐聚诗存》来到医院,恳请杨绛夫妇在书上签名,只是当时钱锺书已然无法提笔,杨绛便代他签名盖章,特意将丈夫的名字写在她的前面,说是“夫在前,妻在后”。或许正是应了这句话,由她照顾他一生,将他安安稳稳送走后,她才安心。

原来,“让我照顾你一辈子”这句话,不是哄骗人的甜言蜜语,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是真的有人从一而终,揣着一颗真心守护你这一生一世。

有人曾登门拜访杨绛,进门后话还没说,眼泪就开始大颗大颗地往下掉。杨绛见状,赶忙安慰她,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比钱瑗小四岁吧?傻孩子,我都挺过来了,你还这样哀伤?你不懂呀,如果我走在女儿和锺书前面,你想想,钱瑗、锺书受得了吗?所以,这并不是坏事,你往深处想想,让痛苦的担子由我来挑,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明明该受到安慰的人是她,她却柔声细语地宽慰着别人。正因为如此坚强,才能够在丈夫和女儿生前守护着他们,在他们身后守护着他们的家。

好好活。既然是他之所愿,她必当竭尽所能。(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洪荒之青蛇成道影帝一剑独尊帝霸临渊行盖世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剑来武炼巅峰逆天邪神
相关推荐
执刑无限英雄联盟之最强法师虚拟网游之神级穿越大陆最强法师锦上娇永不褪色的特种兵都市嚣张狂兵永不褪色的骷髅旗末法灵修男人无法修炼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