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终是苦尽甘来(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重新来过

总有开始,也总会结束。

1972年,周总理对杨绛夫妇特别关照,他们成为第一批返回北京的幸运儿。终于回到了北京,此时的他们年老体衰,可幸运的是,又拥有了平静祥和的生活。

回来后,杨绛夫妇住进了女儿的大学寝室,房间朝北,凉森森的。但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屋子虽然寒冷,我们感到的是温暖。”空气是冷的,但心却是热的,一家三口聚在一起的温暖,真是久违了。

阿圆不像杨绛那样爱干净,屋内乱糟糟的,估计是很久没有打扫过了。宿舍只有一个上下铺,平日里阿圆自己住在这里,她又懒得打扫,屋里到处蒙着一层尘土,东西也随意摆放着,这可绝对不是杨绛的作风。住在四周的朋友知道钱瑗的父母来了,纷纷前来打招呼,还为他们带来了许多生活用品,如此一来,大可以过正常的生活了。

这些年来,一家人难得生活在一起,以前觉得稀松平常的事,在这几年间却变得难以实现。盼了那么久,终归是盼来了团聚,不再忍受相思之苦,不再为彼此担惊受怕,心里着实觉得安稳。

阴面的房间到了冬天格外冷,阿圆的一个同事善解人意地将一处小黄楼的房子让给他们居住,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开始搬家。来到新家,第一件事自然是打扫收拾一番,当钱锺书打扫落满尘土的衣柜时,无意间吃了不少灰尘,杨绛看到他笨手笨脚的样子,急忙上前阻止,但吃进去的灰尘还是引发了他的哮喘病。

钱锺书的哮喘是老毛病了,加上天气寒冷,他的身体吃不消了。最严重的时候,他甚至不能正常睡觉,只得靠在床上或是下地走动。从医院买回来的药,没能让他的病情有所好转,每当哮喘发作时,呼吸声都变得急促低沉起来,他便被杨绛称作“呼啸山庄”。

1974年5月22日,杨绛夫妇从小黄楼里搬了出来,学部七号楼西侧尽头的办公室则成了他们的新家,两年的时间里,这里就是他们的起居室兼学习室。条件虽是有些简陋,但邻居都很友善,住在这里很是舒心。

当时他们生活上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冬天要自己烧煤取暖,一个不留意,就险些发生危险。

一次,烟囱的出气口被堵住了,他们却没能及时发现,差一点就中了煤气。杨绛睡前吃了安眠药,睡梦中隐约闻到些气味,但身体却还在沉睡,迷迷糊糊间听到巨大的响声,原来是钱锺书摔倒在地上,她立马醒了过来,将窗户打开后,赶忙扶起钱锺书走到屋外。钱锺书先于杨绛闻到了煤气味,便想起床去开窗通风,谁知吸入了煤气,头一下子就晕了,紧接着就摔倒在地上,脑门磕到了暖气上,还留下一条伤疤。无奈之下,两个人只好开着窗户,捂着棉衣,一直坐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钱锺书和往常一样,端着早饭来到杨绛面前,还带回来她爱吃的猪油年糕,看着他笑眯眯的样子,杨绛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只是吃到半截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钱锺书是不会划火柴的,自然也用不了煤气罐,那这次是谁给他点的火呢?

钱锺书颇为得意地说:“我会划火柴了!”为杨绛准备早餐,是自从留学英国后,钱锺书一直坚持做的事情,而且长达几十年,直到他住了院才停下来。这份简单的早餐,是爱人之间无声的问候,最是这些小事体现着浓情蜜意。

或许有些事对于他来说很难,但为了她,他什么事都愿意去尝试。

善有善报,这是自古就有的老话,人们相信善意的举动能够带来福报,许多时候的确如此。

在杨绛夫妇下干校期间,有一位老太太被要求扫大街,钱瑗与她并不认识,只是觉得一位老人家需要帮助,她便伸手帮了她一把。有一天,这位老太太竟然拜访杨绛和钱锺书,恳请他们成全一桩婚事。原来,老太太是一位总工程师的夫人,颇有学识,她十分喜爱钱瑗,觉得她善良真诚,此次前来就是希望她能同意做她的儿媳妇,恳请杨绛夫妇成全。

钱瑗本不同意这桩婚事,这些年与爸爸妈妈聚了又散,如今好不容易生活在一起,她不想再与他们分开。杨绛开导她说:“将来我们都是要走的,撇下你一个人,我们放得下心吗?”钱瑗知道,母亲是希望她能有个依靠,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新的家,新的生活,得之不易,便更懂得珍惜。(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洪荒之青蛇成道影帝一剑独尊帝霸临渊行盖世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剑来武炼巅峰逆天邪神
相关推荐
执刑无限英雄联盟之最强法师虚拟网游之神级穿越大陆最强法师锦上娇永不褪色的特种兵都市嚣张狂兵永不褪色的骷髅旗末法灵修男人无法修炼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