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爱在今生不变(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终成眷属

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莫过于两情相悦,莫过于情定今生,莫过于白头偕老。

若说该与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伴,我想,最重要的是,自己爱的人,爱自己的人。有了爱,再谈其他。若是没有爱,其他皆可免谈。

或许,在浮躁的社会中,空谈爱情是一种奢侈,真爱愈发可贵,若是有人提及真爱,怕是有人已经不敢再去相信了。纸醉金迷的氛围中,爱情与太多无关的东西扯在一起,让人们渐渐遗忘了爱情的本真面貌。

真爱已等同于奇迹,心与心的交换日渐沦为物与物的交换,没有物质却大谈爱情,似乎显得愚蠢,可是别忘了,爱情本就是独立的。

与钱锺书一同出国的决定,是杨绛深思熟虑的结果,她不但需要休学,而且面临经济上的压力。因为没有申请任何奖学金,也没有参加任何相关考试,摆在她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自费。虽说没有费用上的支持,但她并非一个人去承担所有,她还有钱锺书可以依靠。

休学手续办妥后,杨绛准备立刻回家,匆忙间根本来不及提前写信通知父母,便登上了回家的船。那天,父亲正好在家休息,准备睡午觉时,突然感觉女儿已经回家了似的,便走到妻子的房间,往里望了望,问妻子:“阿季呢?”妻子被他的问题搞蒙了,不由得回他一句:“哪来阿季?”父亲不甘心,继续追问:“她不是今天回来吗?”妻子反问道:“这会儿怎么会回来?”

父亲想了想,这才意识到,女儿不曾说过要回来。一时间,竟有些伤感,没再说什么,转身回到房间准备午睡。过了不多久,被父亲盼着的杨绛就进了家门,欢天喜地地放下行李,第一件事便是去和父亲打招呼。看着冲进来的杨绛,父亲赶忙坐起来,开心地说:“哦,这不是回来了吗!”

父与女,心连心,果真如此。

问候了父母一番后,杨绛将她准备与钱锺书一同出国留学的事详细说给了父母听,对此,父母表示支持。之前就曾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可惜她放弃了,如今再次靠近理想,说什么也要把握住,若是这次再错过了,这辈子恐怕很难再有第三次。

杨绛知道,父母即便不舍,仍会大力支持她的选择。但是,父亲母亲都已年迈,兄弟姐妹也在各地工作、学习,她这次远渡重洋,定是无法照顾他们,况且平常就很难团聚一次,此次一别,更是不知何时才能团聚。

曾经热闹的庙堂巷,如今已再难见当时的景象,家中冷冷清清,更让她难过。父亲与母亲知道女儿在担心他们,便不停宽慰她,让她尽管安心,无需挂念他们。杨绛了解父母矛盾的心情,不舍她离开,却又支持她奔向更光明的未来。

临行前,杨绛与钱锺书要完成人生一场重要的仪式,那就是结婚典礼。

良辰吉日是1935年7月13日,旧历乙亥年六月十三日,钱家与杨家都办婚礼。女儿出嫁是头等大事,杨家早早就开始忙里忙外布置,张灯结彩甚是喜庆,亲朋好友纷纷赶来道喜,杨家热闹非凡。

按照当地风俗,在婚礼之前,家中为杨绛举办了“小姐宴”,就是在出嫁之前,即将成为新娘的姑娘会邀请自己的好姐妹们来参加酒席,一切由女方父母操办,但他们并不参加。以这种方式,为姐妹送别,意在与独身生活告别,开始迎接自己的家庭生活。

旧历六月十一日的晚上,杨绛的姐妹、朋友围坐在一起,喜庆之中夹杂着些许伤感。成家的代价,是要离开父母的怀抱,今后她在女儿的身份之外,多了一个妻子的身份,这也就意味着,嫁到钱家后,她要独自经营生活,不能再似从前那般,任性地在父母怀中撒娇。大家都在为她的喜事开心,她却一言不发,独自沉默着。后来,这个场景多次出现在她的脑海中,每每忆及“小姐宴”,对父母的思念就会格外浓烈。

几天后,便是结婚的正日子。在钱父的主持下,婚礼正式开始。伴郎是孔令衔,他的身份可不一般,既是钱锺书的亲戚,又是杨绛的同学,最重要的还是这对新婚夫妇的媒人。伴娘是杨绛的七妹,站在姐姐身侧,陪伴着她步入婚姻的殿堂。

他们的婚礼可谓中西合璧,有婚礼进行曲,也有夫妻对拜,有交换婚戒的环节,也有结婚证书盖章的程序,有洋气的婚纱,也有古典的礼服,总之,西式与中式相搭配,构成了这场与众不同的婚礼。

婚礼当天,除了新郎与新娘,最惹人注目的便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那天,她身穿一条白夏布的衣裙与一双白皮鞋,如此纯白的衣服,不由得让人想起吊丧的装扮,以这身打扮出现在结婚典礼上,难免让人感到诧异。不过,杨绛倒是知道三姑母并非有意,她平日里工作繁忙,许多年不曾添置新衣,断然不是故意让自己难堪。

结婚是件劳心劳力的事情,尤其是个体力活,要忙着招待宾客,四处转圈,一刻不得闲。单是一套婚礼仪式完成后,就足以让人喊累了。

杨绛后来回忆说:“结婚穿黑色礼服、白硬领圈给汗水浸得又黄又软的那位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钱锺书自己。因为我们结婚的黄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我们的结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篮的女孩子、提纱的男孩子,一个个都像刚被警察拿获的扒手。”钱锺书辛苦,杨绛也不轻闲,被厚重的婚纱包裹着,从头到脚都在淌着汗珠。尽管如此,还要咬牙坚持着,偶尔四目相对,含情脉脉,竟将疲惫忘了。

奔波于两处的婚礼,让这对新婚的小夫妻透支了体力,一同病倒了。到了“双回门”的日子,却因身体不适没能如约返家,原本已备好酒菜的母亲,换来一场空欢喜,失望之余,更是担心女儿的身体。十天后,杨绛在小姑子的陪伴下回到娘家。当时,钱锺书正在接受出国前的培训,所以未能与妻子一同回家,只好由妹妹代劳。

杨绛当时岂能知道,这竟是最后一次与母亲相聚。此后,每当回想起那最后的温存,胸口便堵着满满的伤心和遗憾。坐上火车后,杨绛恨不能跑回家,再与父母多待些时候,他们的嘱咐与叮咛,她还没有听够,还要再听。

可是,她能做的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任由内心汹涌澎湃。

拜过了天地,从此结为夫妻,荣辱与共,肝胆相照。

有一次,杨绛读到这样一段话,是英国传记作家对最理想的婚姻的概括:“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杨绛觉得这话甚好,便念给丈夫听。

钱锺书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和他一样。”

杨绛跟着说道:“我也一样。”

正如胡河清所说的,“钱锺书、杨绛伉俪,可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

世人常说的天作之合,大概就是杨绛与钱锺书的样子吧。(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洪荒之青蛇成道影帝一剑独尊帝霸临渊行盖世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剑来武炼巅峰逆天邪神
相关推荐
执刑无限英雄联盟之最强法师虚拟网游之神级穿越大陆最强法师锦上娇永不褪色的特种兵都市嚣张狂兵永不褪色的骷髅旗末法灵修男人无法修炼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