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向不可能的挑战精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4—1987 底特律 北京 成都

慈父慈母在九天之上团聚了。兄弟姐妹却觉得无限孤单,没了主心骨。老人在一天,家就在一天。如今,家不成家,没着没落。三年前,崧苼和玉英商量好,崧苼单身闯美,玉英带着大卫和晓雷留守在家,照顾多病父亲。好媳妇加好闺女,玉英尽职尽责。两个孙子成了老人不可或缺的安慰和精神寄托。老人走了,崧苼一家该团聚了。1985年1月15日,崧苼一家启程飞去美国。

还是泛美航空。三年前崧苼一个人,坐的经济舱,心里七上八下。如今是四个人,坐的头等舱,心里还是不踏实。这一走真的就不回来了吗?

美国公司常规,新雇员搬家费用全由聘用公司支付。按照崧苼的级别,全家坐头等舱不说,公司还负责托运两个特大木箱家具衣物。虽说通用公司财大气粗不在乎,崧苼和玉英可绝不占便宜。他们就是想留个念想。父亲用过的小书桌,母亲用过的明代书案,还有玉英特意定制的一套中式睡房床柜都装箱起运。三十多年了,至今还在美国家里,要代代传下去。

玉英、大卫、晓雷第一次坐头等舱,又兴奋,又紧张。那时头等舱两边座位中间有张大桌,摆满各种高级食品、饮料、酒类。干看着,都不敢动。还是崧苼领着他们,边介绍,边推荐,边挑选。大卫晓雷开始用小盘子,后来干脆用大盘子装满各色巧克力和蛋糕,撑得连主菜都吃不下去。在能平躺的大椅上,孩子们早就进入梦乡。崧苼和玉英怎么也睡不着。崧苼一个人在美国打拼,总觉着还有回国回家的指望。现在,北京的家没了,也许再也找不回来了。玉英老问,真的要在异国他乡过一辈子吗?过去,那么羡慕海外华人,洋房汽车,灯红酒绿,自在逍遥。如今,自己成了海外华人,反倒觉得真没什么可羡慕的。这些实实在在的感受,只有自己知道,也就崧苼和玉英两个人说说。要是说给国内朋友听,客气点会说你装洋腔唱高调,不客气的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骂你个狗血喷头。崧苼心里清楚,内心痛楚感受只是刚刚开始。“苦”日子还长着呢!

飞机停靠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入关时,让崧苼陪同玉英、大卫、晓雷去照相。照相?崧苼直纳闷儿。到那儿一问才明白,原来是给母子三人拍照绿卡相片。晓雷才14岁,照片附在玉英中国护照上,到了美国一下就有了自己的绿卡。轻工部同事们欢送玉英,用出厂价给玉英定做了裘皮大衣和裘皮帽。一身打扮跟贵妇人似的。就是裘皮帽把新烫的头发压平了。俊脸、裘衣、贴头平发的绿卡照片陪了玉英好多年。

转机到达底特律,瑞雪飘飘,一路顺风。下飞机来到停车场,半个汽车埋在皑皑白雪里。小子不吃十年闲饭,大卫晓雷戴上手套刨开积雪,装好行李,大家坐进车,崧苼一打火,停了有十多天的卡普里斯大轿车轰的一声就启动了。崧苼得意扬扬地边开车,边介绍沿途风景,边夸赞通用各种名牌车,没一会儿就到家了。看着独栋洋房,玉英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的家。一按遥控,车库门轰隆升起,大卫晓雷惊奇得合不拢嘴,这不是天方夜谭芝麻开门吗?车库前积满厚雪,坡又陡,行李又沉,车怎么也开不上去。踩着厚雪,崧苼和大卫搬行李,晓雷背着玉英进了门。都惊呆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干吗买这么大的房子啊,得花多少钱哪!”玉英直掉眼泪。

过惯苦日子的大卫和晓雷也觉着有些离谱。

大卫说:“用不着那么多卧室。我和晓雷住一间就成。”

晓雷说:“再说,上厕所,也用不着三个卫生间啊?”

“挣钱不就是为了你们嘛。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我一年的工资就能买下这房子。只要有本事,只要卖力气,过日子甭发愁!”

不知不觉,来美国给儿子们的第一堂课就这么开始了。晚上去牛排店吃晚饭时还在继续。没有长篇大论,只有现身说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们心里明白,如今一份牛排花费够父亲当年吃一个月的。后来才知道,这样的随意对话有多重要。榜样力量,从苦到甜,须知来之不易。

托运来的两个大集装箱,老家当不多,新添置的家具不少。玉英在轻工部二轻局家具处干了多年,还兼任全国家具协会秘书长,人缘儿特好。听说她要出国,同事们和朋友们全张罗开了。整套的书房写字桌椅,客厅沙发,客房床柜,全是出厂价。大家说得好,一定让国外朋友开开眼。还别说,空荡荡的新家有了这些新家具,立时就有了生气。就在这个家,崧苼和玉英招待至亲好友之外,还宴请过驻华大使伍德科克先生和夫人。玉英一手操持,做了一桌子中国菜。伍德科克先生临走时握着玉英的手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中国家常菜。乐得嘴都合不拢的玉英送别客人后惊叫一声赶紧跑进厨房,拉开烤箱一看烤鸭忘了上桌,都烧成炭了。

家安顿好了,活儿还没完。大家动手,拆开托运特大木箱。玉英带头,用一条条木板做成杂物木架,长板凳,小椅子。刷上漆,甭提多美多实用了。三十多年了,一直使用保留至今,成了陈家不同于美国其他富户人家的传家宝。国内困难时期,玉英设计,崧苼自己打家具。全家搬到美国前还都送给亲戚朋友接着用。如今到了美国,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勤俭节约老传统可是多少钱也买不来,换不到的。

大卫晓雷上学安排是大事。已经高中毕业的大卫,刚上初三的晓雷,在国内学习成绩都不错。到了美国,那点英文可就跟不上趟了。听,听不懂;说,说不出来;写和读更跟不上。崧苼给他们报了英文补习班。从来美国到暑期后开学,先专心补习英文。班上都是刚来美国有绿卡的中学生。补习了六个多月,一分钱不花,中午还管饭。崧苼上班送他们去,下班接他们回。严格要求在家里也不许说中文,每天晚上看英文原版电影和电视剧。不管看懂看不懂,都得看。从1978年开播的电视连续剧《达拉斯》正在热播,几乎家家看,陈家当然不例外。到1991年,在全国电视台连播了357集,响遍全国,蜚声海外。毫不夸张,陈家是最忠实观众,最大受益者。暑期后开学前,按照居家就近就学规定,崧苼带着儿子们去早已选好的安得鸥文中学注册。全部手续一小时就办完了。老师和在校生带着大卫晓雷参观教学楼和各种设施,乐得他们合不拢嘴。虽是中学,真不亚于国内一些大学。晓雷上初三,崧苼做主让大卫再上一年高三。学校一流,完全免费,校车接送,绝对安全,周末还有不少活动。每天都生活在英语环境里,两个孩子英语突飞猛进。直到今天,全家还都感激这所中学,怀念那段平静美好的日子。

随着国内改革开放提速,对外引资加大力度,陈崧苼有了更广泛的用武之地。除了抓紧通用中国项目可行性研究外,针对国外对陌生的中国普遍存在犹豫观望态度,崧苼以北京吉普为范例,以通用开发中国项目为契机,现身说法,应邀四处演讲。《底特律日报》还对他和全家做了专门采访,头版头条做了报道。STEPHEN CHEN顿时成了广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一直保持淡定心态的他心里清楚,这只不过是借祖国开放的东风,自己哪有那么大本事。出乎意料,通用公司总部推荐,世界汽车年会邀请,他竟然登上世界汽车界最高讲坛。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头脑贵宾云集底特律文艺复兴中心大饭店出席第十届世界汽车年会。会上,世界主要汽车公司各自宣扬近来成就和远景规划。登上最高讲坛的都是各国汽车界领袖人物。龙头老大,通用汽车公司却单单选中名不见经传的陈崧苼发表演说。

他的演讲题目是:《向不可能的挑战精神》(Challenging Spirit against Impossibilities)。

连续五天演讲会,能容千人的大饭店剧场并非场场座满。1985年8月26日,陈崧苼演讲那天下午却座无虚席。当主持人高声念到他的名字,请他上台时,曾经中学演话剧、大学唱京戏功底的他,面对如此盛大场面还能沉住气。他站起身向台上走去时,天幕刷地一下亮出他的名字:

Stephen S.Chen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hen字足有两米多高,晃得他双眼眩晕,震得他心怦怦跳。谢过主持人,涨足调门,他那洪钟般的嗓音,标准地道的英文响彻全场。

女士们,先生们:

今晚,非常荣幸能和美国以及世界汽车业领导、专家、新闻媒体一起探讨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中国做生意。

过去一些年,我一直在参与创建美国和中国经济合作项目。最难忘的是历经三年多艰苦努力,中美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公司成立了。现在,我们又在开发通用汽车公司和中国的重大合作。在这里,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和我的美国以及中国朋友们学到的重要一课。概括说就是:和开放的中国开展经济合作其实并无秘密可谈。因为伟大古老的中国正在迅速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和中国打交道的确也无秘密可谈。成功秘诀就是面对看似不可能的挑战,要有坚持不懈的顽强挑战精神。

谁曾想到,1971年,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博士竟能访问中国?

谁曾想到,1979年,美国和中国竟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谁曾想到,1985年,美国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

谁曾想到,1985年,美国将与中国计划建立一百家合资合作企业,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

谁曾想到,今年1月至5月,中国竟接待了91500位美国客人?

这些奇迹归功于无数不懈挑战者的挑战精神。

今天,我们,包括我自己,需要的首先是向自己挑战的精神。挑战自己对中国的真知,挑战自己对和中国合作的深入思考,挑战自己对面前和未来重重困难的不懈挑战精神!

台下响起阵阵热烈掌声。接下来,陈崧苼详细解说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飞速进展,*“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新理论。特别介绍了中国当前真实状况。他有理有据反驳“中国投资环境已经恶化”的看法,指出这只是经济增长的阵痛。重点说明中国年7.2%的增长率是铁的事实,巨大的成功。对许多听众,他的话多是第一次听到,备感新鲜。最后,陈崧苼做了精彩总结。

面对世界的挑战是:世界再也离不开中国。面对中国的挑战是:中国再也离不开世界。和中国做生意,谈合作,确非易事。如果那么容易,每个人都能做,何必还需要你?何必还需要我?

最后我想说:

困难中才有机遇。

胜利属于向着不可能挑战的勇士!

暴风雨般掌声经久不息。不少听众涌上台和他握手致意,提出问题。陈崧苼心里清楚,这是在为改革开放的中国鼓掌,为向着不可能的挑战精神鼓掌。

二十五天前,他刚过了四十六岁生日。三十而立,他没立起来。十六年后的今天,站在高高讲台上,他恍惚觉得真的立起来了。立,到底是什么意思?过去根本说不清楚。如今,回首走过来的路,他有些明白了。对在美国的他来说,“立”就是:立锥,立足,立身,立家,立业,立志。初到亚利桑那大学,算是立锥。进入博士进修,算是立足。弃文从商,加入美国汽车公司,算是立身。如今,算是立家。今后,就要往立业、立志奔了。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前面的路还很长,很远,很艰难。

那天晚上回到家,他只字没提会场盛况。美美地和家人坐在一起,端着玉英做的打卤面,一连吃了三大碗。

打响这一炮,连密执安州政府也惊动了。为促进和大陆友好省市合作关系,密执安州长访华团聘请陈崧苼担任布兰查州长翻译兼对华顾问。不仅让通用公司露脸,更让陈崧苼高兴,他又能免费回国了。

代表团顺路在日本东京短暂停留。眼看工业实力雄厚,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世界三大汽车公司所在地的密执安州要和中国加强合作,日本有关方面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第一次去日本的陈崧苼乐得个清闲,好好地看了看日本。八年抗战,陈家不少人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下。深仇大恨,崧苼确实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日本。说实话,确有不少让他出乎意料之处。尤其是待人和善的日本百姓,做事认真,低声细语,面带笑容,老是鞠躬,鞠得你头都晕了。接风盛大晚宴更让崧苼大开眼界。从晚八时吃到深夜,至少上了二十道菜。主人都跪在矮桌前,客人们可没这功夫,都坐在垫子上。身穿漂亮和服侍女端着食盒款款走来,跪在你面前上菜。端去特大食盒盒盖,再撤去下面的内盒盖,露出精美装饰一道餐。一份小得可怜的和食,崧苼一口能吃仨。可是得就着酒慢慢吃。名酒,类似低度白干,挺上口。精美和食,什么滋味也没吃出来。三个多钟头,实在坐不住了,只好半坐半歪。喝得晕乎乎,肚里空荡荡。好容易挨到宴会结束,崧苼还得带布兰查州长的随从去饭馆吃夜宵。锅贴饺子加汤面,吃得大伙儿甭提多美了。

到了北京,万里副委员长接见布兰查州长和代表团全体人员。接着飞去成都,签署四川省和密执安州友好省州协议书。在四川大学,由十多位著名工商界人士组成的商务随行团团长伍德科克先生公开演讲。陈崧苼当仁不让做翻译。讲得精彩,翻得出色,上千人会场掌声不断。随后,四川省和密执安州签署了多份经贸文化合作意向书。不少项目确实见到成果。可惜的是四川农场引进美国火鸡项目中途夭折。没辙,中国人不爱吃火鸡肉。高兴的是双方互派访问学者项目备受欢迎,成果显著,一直在坚持。(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剑来武炼巅峰盖世洪荒之青蛇成道帝霸影帝逆天邪神一剑独尊临渊行
相关推荐
[风云同人]雄霸传说阴阳网吧宠妃翻身宝典萌御宅的魔导书五年一觉振兴梦无限曙晖长生四千年我有容嬷嬷的扎针秘诀我,美漫里的歪门邪道阴阳纸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