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绾(前56——约前19)沛人。与刘邦同里,同日生。随刘邦起沛,后入汉为将军。东击项羽时,为太尉,封长安侯。后与刘贾击灭临江王共尉,又从刘邦灭燕王臧荼,封燕王。高祖十二年被疑与陈豨勾结谋反,逃亡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岁余,死于匈奴。

王陵(?——前181)沛人。始为县豪,刘邦微时以兄事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党数千人占据南阳。楚汉战争时归附刘邦。汉王朝建立,封安国侯。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任右丞相三年,惠帝卒。吕后欲大封诸吕,陵绝政以示抗议,被阳迁为帝太傅,实夺相位。盛怒之下,谢病去官,十年而卒。

张耳(?——前0)战国末大梁人。为魏公子信陵君食客。曾为外黄令。与陈余交契。秦末,陈涉起兵,以张耳、除余为校尉,北定赵地。为右丞相。从项羽入关,被封常山王。后与陈余有隙。余率兵袭耳,耳败走归刘邦,随韩信破赵。斩除余于水上,立为赵王。死后,王位由儿子张敖继之。

张良(?——前186)沛郡城父人,字子房。祖与父相继为韩相。秦灭韩,良图复韩,募力士于博浪沙狙击秦皇末中,遂更姓名,逃亡至下邳,遇黄石公,受《太公兵法》。秦二世元年,聚众响应陈胜起义。后从刘邦,为主要谋士。刘邦率军入咸阳,力劝刘邦闭宫室宝库,还军霸上。楚汉战争时,多出奇计助刘邦。高帝六年,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韩信(?——前196)淮阴人。秦二世二年,从项羽,为郎中。因受冷落,亡归刘邦。任连敖、治粟都尉。萧何为荐,拜大将军。为西汉开国三杰之一。汉王四年,任相国。次为齐王。继与刘邦围歼项羽于垓下。西汉立,改封楚王。都下邳。被诬告谋反,贬为淮阴侯。高祖十年,被举发与陈豨通声气,谋兵袭吕后。太子,为吕后与萧何诱入长乐宫,杀于钟室。

樊哙(?——前189)沛人。吕后之妹夫,其妻吕媭。年轻时以屠狗为业,从刘邦起事,为其部将。以军功封贤成君。入关中后,项羽谋士范增拟在鸿门宴上谋杀刘邦,哙直入营门,斥责项羽,刘邦始得脱走。楚汉战争中,以临武侯任将军,屡建战功。汉初,随刘邦击破臧荼、陈豨和韩王信叛乱,任左丞相,封舞阳侯。后以相国击燕王卢绾,被人诬告欲以兵诛杀戚氏、如意,高祖即命陈平诛其于军中。平畏吕后,执其回长安,遂为吕后释放,并复爵邑。卒谥武侯。

郦商(?——前180)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人。陈胜起义后,他聚数千人响应。后将四千人归刘邦于岐。以军功封信成君。汉初,参与平定臧荼、陈豨、英布等反叛,更封曲周侯。及吕后卒,因病不治事。周勃等平定诸吕,使人劫商,令其子郦寄绐吕禄,周勃等方得入据北军、获得成功。卒谥景侯。

郦寄(?——?)字况,郦商之子。与吕禄交好。吕后卒,大臣欲诛诸吕,使人劫郦商,令寄绐说吕禄,禄解大将印,以兵授太尉周勃。与寄出游。勃等乃得入据北军,诛灭诸吕。前179年嗣父爵邑。景帝时,七国叛乱,为将军。后因拟娶景帝王皇后母平原君藏儿为夫人,景帝大怒,遂被下狱免国。

夏侯婴(?——前17)号滕公。沛人。初为沛厩侍御,已而补县吏。与刘邦交契。刘邦为沛公,婴为太仆,常奉车,屡建殊功。楚汉战争中,他曾救惠帝刘盈、鲁元公主脱险。汉立国后,因功封汝阴侯。后以太仆事惠帝。帝及吕后感其当年救命之恩,特赐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复以太仆事吕后。文帝入长安,其与东牟侯刘兴居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之,仍官太仆。卒谥文侯。

灌婴(?——前176)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初以贩缯为业。秦末农民战争中,以中涓从刘邦起于砀。入关,赐爵执珪,号昌文侯。历任郎中、中谒者、中大夫等。后从韩信击破齐军,并杀项羽。刘邦称帝,任车骑将军,封颖阴候。以列侯历事惠帝、吕后。吕后卒,与周勃、陈平共诛诸吕。诸吕平定后,还军长安,同周勃、陈平共立文帝,任太尉。不久代周勃为丞相。前177年,匈奴大入北地,将八万骑还击之。卒谥懿侯。

陈平(?——前178)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时家贫好读书,治黄老术。美如冠玉。尝宰里中社,分肉其均,父老称善。其谓“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汉书》本传)。秦末、陈胜起事,事魏王咎为太仆,后从项羽入关,任都尉。旋归刘邦,任护军中尉,为谋士。六出奇计,助刘邦得天下。高祖六年,封曲逆侯。惠帝、吕后、文帝时任丞相。吕后死,与太尉周勃等合谋,灭诸吕,迎立文帝,任丞相。卒后谥献侯。

周勃(?——前169)泗水沛人。少时织薄曲(蚕具)为生,又常为人吹箫给丧事。秦末从刘邦起义,以军功为将军,封绛侯。汉初,从刘邦平定韩王信、陈豨及卢绾之乱,任太尉。为人质直敦厚,刘邦认为可属大事。并预言“安刘氏者必勃也”(《汉书·高帝纪》)。

吕后死,诸吕欲危刘氏,勃与陈平定计诛诸吕,汉室以安。迎立文帝,任右丞相,不久谢请归相印。及陈平卒,复为相,后免相就国。被诬以谋反下廷尉狱,贿狱吏乃出,复爵邑,卒谥武侯。

周昌(?——前19)泗水沛人。秦时为泗水卒吏。后从刘邦在砀举事,入关破秦,为中尉。以内史坚守敖仓。为御史大夫,破项羽。高祖六年,封汾阴侯。为人刚直倔强,敢直言。口吃。高祖欲废太子刘盈,立如意(戚姬所生),周昌力挺不屈。后为赵王刘如意相。吕后缢杀赵王,遂托病不朝。卒谥悼。

陆贾(?——?)本楚人。以客从刘邦定天下,名有口辩。常使诸侯。曾奉使南越,说南越王赵佗称臣归汉。归拜太中大夫。时于高祖刘邦前称说《诗》《书》,高祖谓:“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其答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汉书》本传)。高祖乃令述秦所以兴亡之故,著《新语》。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圣”,并辅以黄老“无为而治”思想,作为其理论主张。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自度不能争,乃病免。后为陈平画策,令其与太尉周勃交好,促成将相和。并周游于汉廷公卿间,对诛灭诸吕、迎立文帝贡献殊巨。孝文帝时,再次出史南越。令尉佗去黄屋称制等天子之仪,以诸侯事汉。

韩王信(?——前196)战国末韩襄王庶孙。张良得信,以为韩将。从入汉中,拜为韩太尉。高祖二年,将兵略定韩地,立为韩王。六年,以太原郡为韩国,徙信,以御匈奴,都晋阳。后改徙马邑。同年降匈奴。高祖十一年为汉将柴武所杀。

英布(?——前195)六安六县人。因坐法而被黥面,故又称黥布。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依项梁。梁死,复属项羽。从羽入关,封九江王。曾奉项羽命与衡山王吴芮击杀义帝。楚汉战争中,因随何游说而归汉,封为淮南王。从刘邦击项羽。后因韩信、彭越见诛,惧而举兵反。高祖亲征,讨破之。布败逃江南,为长沙王诱杀。

陈豨(?——前195)宛朐人。从刘邦起事入关,为游击将军,屡建战功。高祖六年,封阳夏侯。监赵。代边兵,以备匈奴。后因广招宾客,遭刘邦疑忌。高祖十年,举兵叛汉,自立为代王。为周勃击败。高祖十二年,被樊哙军追逐,杀于灵丘。

彭越(?——前196)山阳昌邑人。字仲。尝渔钜野泽中,秦末聚众起兵。楚汉战争时,将兵三万人归汉,拜为魏相国。后率部攻楚,曾断项羽粮道,致楚汉战争定鼎胜局。后助刘邦灭项羽于垓下。封梁王。陈豨反,刘邦自往击之。至邯郸,征梁兵,越称病,使部将将兵诣邯郸。梁将扈辄劝其反,不从。为梁太仆告发,高祖遣使捕之,废为庶人。徙蜀。途遇吕后,诉其冤忿,吕后诱之复入刘邦洛阳行宫,说刘邦杀之,夷三族。

刘敬(?——?)原名娄敬。齐人。高祖五年以戍卒求见刘邦,建议入都关中,有功,赐姓刘。拜为郎中,号奉春君。七年汉与匈奴交兵,出使匈奴,归言匈奴强大不可击。刘邦不纳,乃被围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脱险后封敬为关内统,号建信侯。他首倡“和亲”政策,建议将鲁元公主嫁单于,因吕后阻止遂替之以宗室女。又建议徙六国贵族十万人充实关中,以削弱关东望族豪强势力。

叔孙通(?——?)薛(今山东滕县东南)人。曾为秦之博士。秦末,先为项羽部属,后归刘邦。任博士,号稷嗣君。汉王朝建立初,礼仪疏荡,通招致大批儒生“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制定朝仪。高祖七年在新建成的长乐宫朝岁,众臣完全按朝仪次奉贺,以尊卑次起上寿。高祖大悦,拜通为奉常。两年改任太子傅。曾谏阻刘邦易储,惠帝时复任奉常,定宗庙等各种礼仪。

季布(?——?)楚人。楚汉相争中,曾为项羽部将,多次围困刘邦。汉立国,刘邦曾悬千金追捕季布。后由朱家通过夏侯婴向刘邦进言,得赦免,并拜郎中。孝惠时,官中郎将。性耿介,重信义,楚人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文帝时,有人言其贤,以为可擢升御史大夫,又有人言其勇,说其爱酗酒而难为天子近臣。故被召至京师,留邸一月而见罢。

臧荼(?——前0)故燕将。从项羽入关,羽立荼为燕王,都蓟。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荼杀韩广而并其地。高祖五年,荼反,为高祖刘邦所掳杀。

张敖(?——前18)大梁人。张耳子。高祖五年其父张耳卒。嗣为赵王。其妻为刘邦、吕雉之长女鲁元公主。高祖七年,刘邦从平城过赵,敖执子婿礼甚恭,反被诟骂。赵相贯高以刘邦傲慢,欲诛之,敖不许。九年事发被系狱。贯高言赵王实不反,乃赦之,降封宣平侯。其女为惠帝后。

刘贾(?——前196)刘邦从父兄。汉王元年,还定三秦,贾为将军,定塞地,从刘邦东击项羽。刘邦败成皋,北渡河,得张耳、韩信军,屯于修武,使贾将二万人,骑数百,击楚。度白马津入楚地,烧其积聚,断绝项羽军粮供应。后渡淮,会兵垓下。刘邦称帝,封荆王。后淮南王英布反,东击荆,贾率兵御之,兵败,走富陵,被英布所杀。

刘仲(?——?)名嘉,又作喜。沛人。刘邦兄。刘邦起事,仲侍父守本邑。高祖六年封代王。八年,匈奴政代,仲弃国逃归洛阳。废为合阳侯。谥顷。

刘交(?——前179)沛人。字游。刘邦同父异母弟。好读书,多材艺,受《诗》于荀卿门人浮丘伯。从刘邦起兵,入关后封文信君,随刘邦转战各地。刘邦即皇帝位,封为楚王。曾为《诗》传,称《元王诗》。卒谥元。

刘泽(?——前178)泗水沛人。刘邦从祖兄弟。高祖三年为郎中,后以将军击陈豨,封营陵侯。吕后七年,封琅琊王。吕后死,与齐王合谋诛诸吕。至长安,与诸将相共立刘恒为帝。文帝七年,徙为燕王。卒谥敬。

刘恒(前0——前157),即汉文帝。刘邦第三子。吕后死,周勃、陈平等平定诸吕之乱。恒以代王入为皇帝,实行与民休息之政,减轻田赋及徭役、刑狱,劝励农桑,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又举贤良方正,开创汉代察举选官制度。采纳贾谊建议,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以巩固中央集权。奉行俭约,临终留下遗诏,丧制从简。旧史家将其与汉景帝统治期间并举,称为“文景之治”。卒后葬霸陵,谥文。

刘如意(前01——前194)刘邦第四子,戚夫人所生。高祖七年封代王,九年徙为赵王。因母有宠,刘邦数次欲立为太子,以大臣及吕后反对而罢。刘邦死后,被吕后的缢杀(《史记》、《汉书》均作鸩杀,此从《西京杂记》)。

刘友(?——前181)刘邦诸姬生子。高祖十一年,立为淮阳王。惠帝元年,徙王赵,以诸吕女为后。王不受后,遂为吕后幽闭死。谥幽。

刘章(?——前177)齐悼惠王刘肥子。高后时封朱虚侯,以吕禄之女妻之。忿当时诸吕专权用事,刘氏不得职。尝入侍燕饮,请以军法行酒,并歌《耕田》:“深耕概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汉书·高五王传》)。使吕后默然。诸吕一人醉亡酒,章追而斩之。自此后,诸吕畏惮。吕后死,与周勃等诛灭诸吕,首先斩杀吕产,立下头功。迎刘恒为文帝,封城阳王。卒谥景。

刘长(前198——前174)沛人。刘邦第六子。其母为赵王张敖美人,于张敖因涉嫌谋反系狱时自杀,刘长由吕后抚养成人。高祖十一年封为淮南王。文帝初即位,长骄纵拔扈,自作法令,藏匿亡命。与文帝同辇入苑猎,称帝为“大兄”。有膂力,能抗鼎。心怨辟阳侯审食其当年不为其母事强争,乃住请之。及辟阳侯出,即用袖藏全锥锥之,命从者断其首,然后驰诣阙下肉袒请罪,文帝赦之。后因谋反,被废王位,在流放途中不食而死,以列侯礼葬雍(今陕西凤翔),追谥厉王。

刘恢(?——前181)刘邦第七子。高祖十一年封梁王。吕后七年徙王赵。以吕产女为赵王后。恢不复自恣。有爱姬,王后鸩杀之。恢忧愤自杀,谥共。

刘建(?——前181)刘邦第八子。高祖五年封燕王。有一子,吕后派亲信杀之,将其侄孙吕通封为燕王。

刘兴居(?——前176)齐悼王刘肥之子。高后六年封东牟侯,宿卫长安。吕后死,汉大臣诛灭诸吕,兴居与太仆滕公夏侯婴负责清理皇宫,迎文帝入宫。文帝二年,立为济北王。不久利用文帝亲征匈奴之机,起兵造反,旋为汉将柴武击破,被俘自杀。

刘义(?——前180)惠帝后宫子。原名山。高后元年立为襄城侯。二年其兄恒山王刘不疑死,立为恒山王,更名义。吕后既杀少帝,立为帝,更名弘。以吕后称制,不称元年。吕后死,大臣以为其非惠帝子,诛之。

刘襄(?——前179)齐悼惠王刘肥子、朱虚侯刘章之兄。惠帝六年嗣齐王。吕后死,在其舅氏驷钧策动下,发兵欲诛诸吕。吕产遣灌婴击之,婴与襄连和。后周勃、陈平等尽诛诸吕,迎立代王,襄乃罢兵归。卒谥哀。

刘太(?——前180)孝惠帝后宫子,初封昌平侯。高后七年封吕王。吕后卒,大臣诛诸吕,迎立文帝,太等被诛于邸第。

刘朝(?——前180)惠帝后宫子。初封轵侯。高后五年改封常山王。吕后卒,大臣以朝非惠帝子,诛于邸第。

刘强(?——前180)惠帝后宫子。高后七年封淮阳王。吕后卒,大臣以强非惠帝子,诛杀于邸第。

刘郢客(?——前175)一名刘郢。楚元王刘交子。吕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郢客与申公共向浮丘伯学《诗》。吕后七年封上邳侯,文帝二年嗣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卒谥夷。

张偃(?——前165)大梁人。张敖子。高后二年,以其母为鲁元公主,封鲁王。吕后死,周勃、陈平等诛诸吕,废鲁王。文帝即位,复封南宫侯。卒谥共。

张侈(?——?)大梁人。张敖前妇子。吕后以外孙鲁元王张偃年少,乃封侈为信都侯,辅弟偃,文帝元年废。

张寿(?——?)大梁人。张敖前妇子。吕后以鲁元王张偃年少,封寿为东昌侯。辅弟偃。文帝元年废。

吕台(?——前186)单父人。吕泽子,吕后侄。高祖十二年,袭父爵为周吕侯。吕后称制,与吕产并为将封吕王,卒谥肃。

吕产(?——前180)单父人。吕泽次子,吕后侄。高后七年封梁王。高后病危时为相国,居南军。吕后卒,欲为乱,为朱虚侯刘章所杀。

吕禄(?——前180)单父人。吕释之之子,吕后侄。高后七年封赵王。为上将军,居北军,卫宫。吕后卒,欲为乱,为周勃等诛杀。

吕通(?——180)吕泽之孙,吕后侄孙。封垂侯。周勃等大诛诸吕时被杀。

吕嘉(?——180)吕台之子,吕泽孙。吕后侄孙。吕台死后封吕王,居处骄恣,不久被废。周勃等大诛诸吕时被杀。

吕忿(?——180)单父人。吕氏族人,高后七年封吕成侯。高后八年,周勃等大诛诸吕时被杀。

吕胜(?——前180)吕氏族人,曾任淮阳王相,高后七年封赘其侯,高后八年,周勃等诛诸吕,被杀。

吕更始(?——前180)吕氏族人。曾任楚相。高后七年封滕侯。八年,周勃等诛诸吕,被杀。

吕莹(?——前180)吕氏族人。高后七年封祝兹侯,八年,周勃等诛诸吕,被杀。

吕平(?——前180)吕雉姊吕长姁之子。佚其姓氏。高后七年封扶柳侯。八年,周勃等诛诸吕,被杀。

赵尧(?——?)赵人。初为御史,侍刘邦,献策为赵王如意置强相,为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如周昌者。帝乃拜周昌为赵相,以尧代昌为御史大夫,成为新生政治力量代表。尧前有军功,又以御史大夫从击陈豨有功,高祖十一年封江邑侯。吕后元年、以尧前定赵王之策,免爵抵罪。

张辟疆(?——?)沛郡城父人。张良子。年十五,为侍中。惠帝卒,见太后发丧,哭而不悲,遂告丞相陈平,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使太后心安。陈平如其计请之,太后果泣下。吕氏专权始于此。

樊伉(?——前180)泗水沛人。樊哙子。母吕媭封临光侯,用事专权,大臣畏之。吕后卒,大臣诛其母,伉亦被杀。

曹窋(?——?)曹参子。高后七年左右被任为御史大夫,接替任敖。

【附录二】吕雉年表

(本年表按照秦汉时期历法,以每年冬十月为岁首)

(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影帝盖世一剑独尊帝霸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临渊行逆天邪神洪荒之青蛇成道剑来武炼巅峰
相关推荐
汉平王快穿男主戏太多娇笙黑萌夫妻之世子太坑爹坑爹联萌刘邦小学我的岳父是刘邦少年道君化龙天尊仙道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