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吕媭是个母夜叉,而且她的权欲一点也不输于其姐。趁这个机会,她大展雌威,索性把个“二天子”的身价抬得天高,内宫的大事小事,先要过她一道门坎。张释呢?他本来是个宦官,执掌宫中礼仪之事,因为吕后很宠爱他,就渐渐趾高气扬起来。吕后在病重时,已经为他安排了后路,封他为建陵侯。阉人封彻侯,在汉代历史上是以张释为开端的。

不但张释以阉人封侯,他的那一班亲近的阉党,也沾了他的光,《汉书·高后》本传中记:“诸中官、宦者、令丞皆赐爵关内侯,食邑”。虽然关内侯只是一个爵位,并不像列侯一样出关就国,但一样给他们关内的食邑,已备极宠荣。

这年夏天,长江和汉水涨大水,两河流域一片泽国,百姓多为鱼鳖。

吕后不知道发大水的消息,就是知道了她也没有心情去关注了。她知道自己已经是油尽灯枯,来日无多。

吕后到底患的是什么病?所谓“赵王如意作祟”,化作黑狗咬了她的腋下,只是她的幻觉,按照其本传记载的“遂病掖下”的推测,她患的很可能是恶性淋巴瘤。

痛疼的感觉从腋下漫延至全身,连骨头也疼得钻心。

夜深人静时,她看到自己的一生在跌跌撞撞向她走来——

在单父县的田野上捕蝶的娥姁;

在沛县中阳里携一双儿女劳作的吕雉;

在项羽的楚营当人质的汉王夫人……

当然,她的眼前也时时会出现一些愤怒、仇恨的脸孔——韩信、彭越、戚夫人、赵王如意、齐王刘肥,还有被他暗杀的少帝刘恭,还有刘邦的那几位死于非命的皇子。那些脸孔让她感到了平生从未有过的恐惧。

哪怕是有一刻的清醒,她念念不忘的仍是吕家江山的后事。

与吕家最亲近的是女婿张敖一族,在她称制的第一年,鲁元公主病逝后,她的儿子张偃被封为鲁王,第四个年头上张敖死了,追谥为鲁元王,张敖在娶鲁元公主之前,与姬妾生过两个儿子,一个名张侈,一个名张寿,都已经十五六岁了,对鲁王张偃很友好,吕后也很喜欢这两个孩子,想到鲁王日后也需要这两个异母兄长的扶助,趁自己还有口气,不能留下任何遗憾。于是下诏封张侈为新都侯,封张寿为乐昌侯。

七月二十七日,苦撑了半年的吕后真正进入了弥留之际。但她没忘记签发下最后一道关于人事安排的诏令:

任命吕产为相国,以吕禄之女为少帝皇后,以审食其为少帝太傅。

最后一道诏令,看出了既使在那个时刻她的意识之中仍然保持着那一份本能的清醒。

让吕产做相国,必须要让朝政的总揽之权在她死后迅速完成第一步过渡;审食其在她死后,日子肯定不会好过,他再在相位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让他去做少帝太傅,是保全他的一条万全之计。失去了情夫的地位,审食其就会成为一个很尴尬的角色,诸刘视他为异已,诸吕也不把他引为同党。

事实证明吕后的忧虑一点也不多余,她一死,审食其就被吕禄、吕产赶出了长乐宫。

该安排的,似乎都已经按排就绪。

该了断的,似乎都已经作了了断。

这个时候,卢绾的夫人捎来口信,她愿到长安来,见见吕后,叙叙姐妹之情。从打卢绾被诬“谋反”,闹了一场大风波,亡走匈奴,最后将一把骨头抛在异乡,卢绾的夫人就曾数次捎信到长安,要求见吕后。这一回,吕后也想老姊妹了,她问张释:“卢夫人从匈奴到长安,要走多久啊?”

张释说:“大概要一个多月吧。”

吕后沉吟了半晌,叹了口气:“唉,一个多月呀!当年朝夕相处,如今隔如参商啊。一个多月,怕,怕是来不及了……”

喘息了半天,她又问张释:“外边还有什么事么?”

张释吭哧了一会,才说:“也没别的事,就是昨天发生日蚀,长安城里,百姓有些谣言。”

吕后似乎受了惊吓:“什么,日蚀?”

张释说:“这次日蚀持续了大半天,长安百姓家家都跑到街上敲打铜盆,闹得鸡飞狗跳。谣言于是就出来了。”

吕后问:“什么谣言啊?”

张释支支吾吾,吕后说:“算了,我知道了。”

近年来,各种灾异实在是太多了。惠帝即位第二年,陇西大地震,四百多户人家被压在瓦砾之下;她自己称制的第二年正月,武都山因地震而崩坍,这场地震的余震一直持续到当年八月乃止,莫非这真的是天谴?

过了一会,吕后撑起身子,对张释说:“你去。替我拟一份罪己诏,这都是因为我这几年做了孽,致使人怨天怒。”

张释说:“太后为民殚精竭虑,天下人皆知……”

吕后无力地挥挥手:“你去吧!”

张释抬脚刚要走,她又说:“等等,你先让吕媭进来。”

吕媭来了。吕后抓过她的手,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吕媭叫了一声“姐”。

吕后摆摆手:“没你的事,你,你去叫吕产、吕禄来,我有话对他们说。”

吕产、吕禄来了。吕后挣起身子,两只手抓起他们一人一只手,说:“吕家……以后……就靠你们了……吕氏子孙封王封侯……大臣……大臣心中多有不服,我一旦撒手……恐怕他们乘机发难……我死以后,你们……务必不要离开禁、禁军……不可一步离开,不要为我去送丧,给人造成可乘之机……为人所制……你们……你们记住了?”

吕产、吕禄涕泗交流,两人跪在吕后床前,说:“太后,我们都记住了。”

吕后眼角滚出两滴浊泪。

这最后的回光返照之后,她就进入了昏迷状态。有时在昏睡中会突然坐起,大声惊叫,好像与人争辩一般。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三十日辛巳,吕后崩于未央宫。遗诏赐诸侯王各千金,将相列侯下至郎吏各有差,大赦天下。

吕后带着她深深的忧患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她的眼皮一直没有合上。

陈平、周勃、审食其张罗着操办丧事,吕禄、吕产则按照吕后的遗嘱,各自把持着南北禁卫军团寸步不离。他们心里此时紧绷着一根弦,两个人达成共识,一旦有风吹草动,就立即举兵自保。这也是太后所授给他们的机宜。

未央宫内外的气氛,一时紧张起来,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各派的政治力量,在暗中集结、分化、融合。

功臣派的太尉周勃、灌婴和皇族派的朱虚侯刘章,成了核心人物。

虽然吕禄、吕产把持着整个禁卫军团,但另外一支同样强大的武装力量却掌握在刘姓诸侯王——如楚王刘交、齐王刘襄、淮阳王刘强等手中,这支武装就是郡国军队,也称郡国兵、属国兵。郡国兵是指内地郡国之兵,是地方按户籍征发到郡县服役的正卒,有材官、骑士、轻车、楼船等兵种。其基本成份就是材官,也就是步兵,装备最精良,人数也最多。配备了器械击技和精良的弓弩箭矢。其次是骑兵,也就是骑士,武器装备仅次于材官。这一支武装力量是吕产、吕禄不能染指的。

因此,吕产和吕禄虽然控制了宫禁的整个警务力量,但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手里有军权,有军队,但并没有带兵的经验。而周勃和灌婴,则是身经百战的宿将,吕禄吕产之辈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对于这一点,人们当然会看得见很清楚。

尽管诸吕正是势焰冲天,把持内外朝政,但人心向背却十分分明。除了功臣派、皇族派、外戚派这三派政治力量之外,还有新成长起来的第二代——新生代的政治力量,这些人就是以曹窋、张郡疆等为代表的勋贵子弟。当初吕后为了笼络功臣派老臣,把他们的子女委以要职,这些子女是吕后看着长起来的,视她为伯母,对她也是感恩的。但在这个时侯,他们是不会站在外强中干的诸吕一边的,而只能向他们的父辈靠拢。

容不得外戚派有什么动作,皇族派抢先动手了。

三十四、齐王兴兵

朱虚侯刘章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所以刘章最早知道了吕禄、吕产伺机举兵的阴谋,就派人同他的哥哥齐王刘襄联系,发兵西征。

刘襄的舅舅名驷钧,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给刘襄分析天下大势,决定以维护白马之盟为旗号,向天下发出共诛非刘氏而王的诸吕的号召。刘章也同东牟侯刘兴居兄弟二人联络在京宗室和权臣,想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为内应,诛灭诸吕。一旦大功告成,就拥戴刘襄为帝。

齐王刘襄于是准备即日举兵。但这个计划却受到了丞相召平的反对。齐国丞相,原是齐受,已告老还乡。这个召平有什么背景,不得而知,但《史记》和《汉书》上却查不到他的名字。(此召平非东陵侯召平,系重名),但他担任齐相,是吕后亲自安排的,所以他的背景,就没必要细究了。

这个召平听说刘襄准备出兵,讨伐诸吕,先下手一步,调动军队包围了王宫。中尉魏勃对召平说:“齐王没有调兵的虎符而擅自发兵,是不合法的。如今丞相您以兵围王宫,这是正义的行为,我请求为先锋,率军在前线监督齐王。”召平于是就把包围王宫的部队统帅权交给了魏勃。让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同样是中央派到齐国的中尉魏勃,竟然在阵前反水,把包围王宫的军队全部撤下,反过来把丞相府给围住了。

召平这才大呼上当,但为时已晚,于是自杀而死。

刘襄以驷钧为丞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集结国内军队,并下达了战争动员令,宣布西征讨诸吕。

齐国的军队,在诸侯王中本来是最强大的,因为后来吕后割去齐之四郡,大大削弱了齐国的军事力量。在齐国的西面,是琅琊王刘泽的封国,刘泽是亲近吕后的刘氏宗亲,他也是吕家的女婿,刘襄怕受到他的钳制。

刘襄就派祝午去琅邪,跟刘泽说:“诸吕在长安搞政变,齐王想发兵讨伐他们,但因为自己年纪还小,不熟悉带兵打仗的事,愿把全军都托付给大王您。大王从高皇帝时就做将军,经验很丰富,所以请您到临淄去共商大事”。

按说刘泽不应该相信祝午的话,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把自己的军队全部交给别人?既使刘襄年轻,可祝午是有经验的啊。

可是刘泽利令智昏,居然也就相信了。在刘氏**中,他的辈份大,年龄也最大,他以为刘襄把军队交给他,似是一个图大事的明智之举。

于是刘泽就随同祝午来到了临淄。

没想到的是,他刚一至临淄,就让刘襄给软禁了,让他把兵权交给祝午,把他的部队全部编入齐军。

刘泽这才知道受了骗,也许是怕刘襄会杀了他,就赶忙讨好说:“大王是高皇帝的嫡系长孙,确实应该继立为皇帝。但现在京师的大臣公卿们对这件事意见不统一。本王在刘氏宗室中辈份最高,由我出面去调和是合适的。况且大王把我留在这里,也派不上真正的用途,不如让我进关中去同他们协商,或者可以帮助大王成就一番伟业。”

刘襄一听有道理,把他扣在这里也不是办法,所以就给他准备了车马,让他赴关中去了。

刘泽走后,刘襄立即誓师西征,并向各诸侯王发布檄文,声讨诸吕篡国罪行,以“寡人”自称。希望各诸侯王响应,共讨吕党。

首先响应的是楚王刘交。刘交的辈分和实力,对诸王是一个有力的号召。所以他一响应,刘氏诸侯也都跃跃欲动。这一下,吕党大为恐惶。

相国吕产立即派灌婴赴荥阳点兵,对抗齐国的郡国兵团。

灌婴到了荥阳,就和众将计议,大家都认为,吕产吕禄掌握着京都禁卫南北军,本来就给刘家朝廷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果我们抵抗齐王的郡国兵团,就会消耗郡国军事实力而扩大了吕党的声势。

灌婴于是按兵不动,并派使者去同刘襄联系,要他联系各地诸侯,切勿自相残杀,静观侍变,伺机而动,诛灭吕党。

齐楚郡国联军于是驻兵齐国边界,做出了一副“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样子。这种相持的局面让吕产、吕禄无所措手足。他们虽然握有重兵,但在军队中并无人脉,禁军的指挥实际上是元老将领郦商。

郦商,是高阳人,也是刘邦的开国元臣之一,陈胜起义时,郦商聚少年数千人,归附刘邦,跟随刘邦攻长社。他捷足先登,赐爵封信成君。又从刘邦攻缑市,绝河津,在雒阳以东大破秦军,从下宛、穰,定十七县,西定汉中。刘邦为汉王,赐郦商爵信成君,在以后大破章邯的战役中,郦商又建奇功,赐食邑武城六千户。在楚汉战争中,郦商与钟离昧战,受梁国相印,增加四千户食邑。平定燕王臧荼叛乱,他破臧荼与易下——就是现在的河北易县——又一次出奇制胜,迁为右丞相,赐爵列侯。刘邦建国之初封赏元功十八人,他位居第六,在韩信、王陵、灌婴之上,但他是亲吕派的。他为吕后多次出面调停,化解危机,吕后一直对他心存感激。他的儿子郦寄,与吕禄是很要好的朋友,两个人交情非同一般。虽然郦商身体不好,一直在家养病,但他仍然有对南北军的操控权。

所以陈平和周勃俩人一商量,就商量出了一条计策。什么计策,绑架郦商。郦商不是在家休养吗?俩人设了个圈套,就把郦商哄出来了,哄出来之后,就把他劫持了。

劫持郦商有两个作用,一是抽去了南北两军的主心骨,稳住局势。二是借此威胁郦商的儿子郦寄,你不是跟吕禄有交情吗?而且交情还不浅,那好,你就去游说吕禄吧,就说你们家老爷子说了,如何如何。

郦寄没办法,就去找吕禄了。他对吕禄说:高皇帝与吕太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的九位诸侯王,吕氏所立的三位诸侯王,都是经过大臣们共同商议,并且布告天下,合乎法律程序,大家也都认为合情合理。如今太后崩逝,皇帝年少,而足下您呢,受任为赵王,佩着赵王的印玺却不去就国守藩,却以上将军的名义在关中独拥重兵,大臣和诸侯怎么能对足下不产生怀疑呢?足下您何不把上将军印交还皇帝,把军权交给太尉。也请梁王吕产把印信交还皇帝,与大臣们订立盟约后返梁国就国守藩。这样,齐王才可以罢兵,大臣们也安心,关中安定了,您二位放心地去做拥地千里的诸侯王,岂不利在万世?

吕禄这个人是个草包。吕家就是阴盛阳衰,女人们一个比一个强梁、凶悍,男人们却一个比一个窝囊。吕禄不但是个草包,还是个软蛋,面对着眼下这个外有重兵压境,内有皇族派和功臣派的联合,他心里没了底。心想郦商说的也不错,干脆交了兵权,做个自在王算了。

交兵权毕竟是个大事,二姑当初就反复强调兵权的重要。吕禄狐疑不决,就把郦寄传达的郦商的话转述给了吕产和吕家的元老们。大家也拿不定个主见,有的说可以,有的万万不可。吕禄、吕产不得要领,因为有了这种想法,他们对南北禁军的掌控也就放松下来了。

吕禄呢,干脆就丢下这个烂摊子,进山里打猎开心去了。

他路过临光侯府邸,给三姑吕媭请安,也想讨讨她的看法。现在,吕家的掌门人就是三姑太太吕媭了。

吕媭一听吕禄、吕产交出了兵权,顿时气得火冒三丈,大骂这两个侄儿混蛋透顶:“你们身为上将军,却弃军而去,吕家的气数尽了!”

这么骂着,吕媭把珠宝全拿出来,摔在地上,哭着说:“这些东西留着有什么用?有你们这些败家子,迟早却是人家的,还留着它干吗?”

吕禄吓得赶紧逃出了临光侯府。

三十五、谁笑到了最后

九月初十,风云突变。

御史大夫曹窋应相国吕产之邀,来相府造访。吕产找曹窋,是想和他议一议郦商让他放弃军权回梁就国之事可不可行。

两个人刚坐定,朗中令贾寿来了。贾寿是吕产的亲信,刚刚出使齐国回来。吕产拉他一块讨论。贾寿说:“大王不早赴梁就国,现在才想起来要走这一步,太晚了。”

吕产问:“此话怎讲?”

贾寿就把他出使时得到的情报和吕产作了汇报,他告诉吕产,灌婴已联合齐、楚两国的郡国集团军,很快就要反攻长安。

吕产大吃一惊,他只会说一句话:“那可怎么办”?

贾寿告诉他,马上去未央宫,先把皇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到时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才有主动权。

吕产依计而行。两个人前脚刚走,后脚曹窋就去找陈平和周勃报信去了。

陈平和周勃分析,现在吕产离开了南军,而吕禄尚不知贾寿带回的情报,这个时侯下手,可以说是最佳时机。

两人商议,趁这个空子,先控制北军。

前边说过,周勃虽然官居太尉,但实际上并没有兵权。他要去北军,得有皇帝签发的印信。掌握皇帝印信的机要员是襄平侯纪通,他也是功臣之后,他老爹纪信在楚汉战争时为掩护刘邦牺牲,所以纪通是倾向于功臣派的。

周勃面授机宜,让纪通签发了一道假符节,就让郦寄与典客刘揭先去游说吕禄。

两个人到了北军营寨、对吕禄说:“皇帝已经下诏,令太尉周勃接管北军,要将军您去赵国就藩。您赶快趁这机会把印信交给皇帝,自动辞去北军统帅,要不然定有祸患。”

吕禄相信郦寄,当下就把印信交给刘揭,交出了兵权,然后离开北军。

周勃得以进入北军,他拿到吕禄交出的印信,立即传令集合全军。他在队伍前号令:“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有亲近吕家的卷起右边的袖子,有亲近刘家的卷起左边的袖子。

结果是全军将士都卷起了左边的衣袖。周勃正式掌握了北军的指挥权。

那怎么对付吕产呢,南军的指挥权还在他手里啊。

陈平召见朱虚侯刘章,让他协助周勃,监守军门。同时,让御史大夫曹窋抢在吕产之前在宫门布防,不让吕产进宫,防止他控制皇帝。

果然,吕产贾寿来到未央宫殿大门口,就被未央官宿卫拦住,双方形成了僵持状态。

曹窋急忙纵骑入北军,向周勃求援。他心里没底,如果这个时侯吕产调来南军,宿卫队是难以阻挡的。

刘章正在周勃身边,听曹窋讲了未央宫门口的情况,立刻表示愿带部队去诛杀吕产。

周勃一时吃不准局势,只好向刘章模糊地交待了一句“快到未央宫去保护皇帝”。这句话,不管刘章怎么理解,又怎么做了,他周勃太尉都不会承担责任。刘章什么也顾不上想,带上周勃交给他的一千余骑兵,直奔未央宫。

吕产正在那儿与卫队相持不下,刘章一到宫门口,就下令攻击吕产。

众军士一拥而上,吕产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吓懵了,他不明白这个侄女婿怎么会对他的叔丈人动起了刀兵。贾寿机灵,拽着吕产就溜进了郎中府。

吕产自己带来的卫队迅速被解除了武装,藏在郎中府厕所里的吕产,也被搜出来,当场给砍杀了。

少帝刘弘在宫里被困了大半天,一直陪护在他左右的审食其闻听朱虚侯刘章杀了吕产,知道吕氏大势已去,就让使者拿了皇帝的符节出宫来慰问刘章。

刘章趁机夺取符节,使者不与,刘章干脆就把使者挟持到车上,夺了符节。长乐宫的卫队见皇帝的使者与朱虚侯一起站在车上,手里握着符节,不敢拦挡,刘章顺利闯进长乐宫。

长乐宫的卫尉名吕更始,是吕党中一个元老级的人物,是长乐宫的警卫总长。刘章自然不会放过他,还没等他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被糊里糊涂砍了脑袋。吕氏**群龙无首,全面溃败。

刘章提着吕产和吕更始的头颅向太尉周勃报告,他说:“吕氏**最危险的人物是吕产,现在他已伏诛,天下可定矣!”

周勃大喜过望,起身向刘章拜贺。接着,他又下令部队追缉吕党余孽,严令一个也不放过。

第二天,吕禄被搜出,当即斩杀。

吕媭当然也在首恶之列,她死得更惨,是让人用乱棍活活杖杀的。他的儿子——舞阳侯樊伉和一家老少男女,全被杀光。

就连皇帝刘弘的皇后,也因系吕党子女而未能幸免。

燕王吕通,也被陈平、周勃派去的持皇帝符节的专使逮捕回长安处死。亲近吕党的鲁王张偃也被宣布废黜。

济川王刘太徙封梁王。

齐王刘襄接到朱虚侯刘章关于已铲除诸吕的通报,撤兵回国。

郦商在诸吕平定后也被释放回家,想想自己一生英雄,到老了却让人稀里糊涂暗算了一把,竟然当了一回“肉票”,心里别扭,没多久就死了。他的儿子郦寄继任为曲周侯。

周勃、陈平、灌婴召集支持政变的老臣们开会,商量如何重建大汉政权。

大家首先想到了少帝刘弘的问题。

刘弘实际上并非真正是惠帝的儿子,是吕后弄来顶替的,他的合法身分本来就受到了质疑。况且他的泰山老丈吕禄和皇后吕氏也在清除吕党中被杀,所以有人说,一旦皇帝长大亲政,他肯定会施行报复,那我们这些人可能一个都跑不掉。陈平也说,不单单是少帝,梁王刘太、淮阳王刘强、常山王刘朝,实际上都不是惠帝真正的儿子,是吕后用计谋诈取他人之子,杀其母亲养于后宫,然后假装成孝惠皇帝的儿子,把他们立为继承人或诸侯王,以改变刘氏江山的血统结构,让吕氏**控制政权。如今吕党被平定,但这些由吕氏一手制造的假后代长大后,肯定要为诸吕报仇,势必造成更大的混乱,不如借这个机会彻底摧毁,以杜绝后患。(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影帝盖世一剑独尊帝霸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临渊行逆天邪神洪荒之青蛇成道剑来武炼巅峰
相关推荐
汉平王快穿男主戏太多娇笙黑萌夫妻之世子太坑爹坑爹联萌刘邦小学我的岳父是刘邦少年道君化龙天尊仙道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