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拜寿(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州地区有一个乡俗。老人们从六十岁开始的时候。家里的儿女们。就要为老人每隔十年大规模地过一次生日了。所谓做“整寿”。这其中也有着对老人的祝福。祝愿老人长命百岁的含义在内。可在八十年代之前。老百姓们连自己的肚子也填不饱。那还有心情和能力。去搞那些花胡哨呢?!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生日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好了。可这积重难返啊!几十年的亏空。哪能一下子就弥补起来呢?!

于是在九十年代之前。家境好一些的老百姓们。也只是刚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也没有想着去恢复过去的那些老乡俗。

但当岁月不知不觉间、慢慢地踱进九十年代的时候。这股为老人们做“整寿“的风气。开始又时兴起了。

当然了。开始带这个头的。绝对是农村先富裕起来的一少部分人。城里人所鄙视的“暴户“们因为他们的政治地位低下。也就只能在经济上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了。

吴有德老汉今年也整整七十岁了。老汉的生日是个好日子。农历的八月十四。第二天可就是传统的团圆节八月十五呀!

在前十年他六十岁的时候。因为那时候国家也刚刚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无论是国家这个大家。还是个人们的家。都在这种新的巨变之下。处于非常忙忙碌碌的状态。

在那一年。别是吴永成这些当儿女们的了。就连吴有德老汉和他老伴。也都一个心眼地。忙着他们家喂养地那些家畜和那几百亩的枣树。那还能顾得上记着给自己过什么六十大寿呢?!

更何况。面对那么好的政策。吴有德老汉心里根本是不服老的。他最不愿意听别人他老了只要国家对农民的政策一直不变的话。他还可以像村里的后生们一样。到了九十岁的时候。一样有精力经作地里地那些活计。

可这十年过去了。现在两位老人也在吴永成等的强制“服“下。已经在前两年的时候。就“剥夺”了他们劳动的权力。两位老人就只能在家里清闲地颐养晚年了。

正月初十当吴永成要回到J省开始工作地时候。早已经在北京呆不住了的吴家两位老人。就坚决不肯再在北京那“鸟笼子”似的地方呆着了。吴永成也只好顺从了两位老人的心愿。把他们送回了鱼湾村。

在老人们看来。人老了那总是要叶落归根的。外面的世界再好。也比不上自己家里的那草房。

人一上了岁数。当他们忙忙碌碌的时候。还不觉得怎么样;可这人一闲了地时候。就觉得自己已经是真的老了。这离开阳世间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尽管吴有德老汉嘴上并没有什么。可和他朝夕相处了五十多年的吴家妈妈。那可是心里跟明镜似的。

回家之后。每逢村里有人为自己家的老人们操办六十大寿、或者是七十大寿的时候。生日吴有德老汉和老伴一起应邀赴宴地时候。脸上显得十分光彩这是村里的人们抬举他吴老汉呢!

可回到家里以后。老汉却是一脸的黯然。

当村子里有年纪大的老人病逝的时候。吴有德老汉几天里都会唉声叹气地。连饭也没有心思吃。只是捧着自己的旱烟袋。一口一口地抽着闷烟。

吴家妈妈知道。老伴这是心里有心事了。不过。她和老汉有着一样的心病。又能怎么开口安慰他呢?!

到了八月份的时候。吴家妈妈就试探着和吴有德老汉。起了他七十大寿的事情:“五儿他爹。今年你也就七十了吧。”

吴老汉照例蹲在自己的炕头上。吧嗒、吧嗒地吸着自己的旱烟。连头也没有抬。闷声闷气地答应了一声:“嗯。”

“那今年咱给你大办一办吧。”吴家妈妈还是心翼翼地看着老伴地脸色。

人真是个奇怪地感情动物。吴家妈妈和吴有德老汉生活这前半辈子来。大多是是她对老汉指手划脚的。老汉也从来是听着老伴地指示。要他朝东、他也不往西去。

可这人老也老了。两个人都到了六、七十的这把年纪了。有什么事情反倒是吴家妈妈开始看着老汉的脸色行事了尽管老汉还是像以前那五十多年一样。平时并不肯多一句话。

“嗯?!”吴有德老汉抬起头。眼睛里充满着疑惑望着自己的老伴:她今天怎么想起来这个事情了?!

吴家妈妈见老伴并没有不高兴的样子。就给他解释道:“你六十岁的时候。咱家里的条件虽然还可以。可那时候孩子们。也都忙得连个喘气的工夫都没有。再。那时候也还不时兴这个。

今年吧。咱们两个也都歇息下来了。孩子们也都挺争气的。可就是一个个东奔西跑的。一家人老也聚不到一起。趁着给你过七十的这个机会。咱让孩子们都回家来。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吃一顿团圆饭。”

吴有德老汉把旱烟嘴拿开了自己嘴边。犹豫着到:“这个嘛。好倒是好。可孩子们都在忙大事哪。要是因为给我过寿把他们都叫回来。会不会耽误他们的事情呢?!”

“啊呀。也就是几天的时间。那又能耽误了什么呢?!”

沉吟了片刻。吴有德老汉终于把心中的实话了出来:“五儿他妈。我是觉得这过寿啊。人家都是儿女们主动给老人办的。哪有你这种自己抢着办的呀?!还是孩子们自己出来比较合适一。嗯。还是等一等吧。”

吴家妈妈嘴上没有什么。心里却暗自一喜:哼。只要你老头子同意。让孩子们开口那还不好吗?!现在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忙得什么似地。哪能记得你的生日是哪天呢没有。前两天前村的王狗子也给他爹办六十了。听人那排场啊。还真不。光摆那酒席就摆了三十多桌呢!”

“是吗?啊呀。他一个开车跑运输的。看来这几年也赚了不少钱哪!对了。五儿他妈。我记得你家的五儿他爹。今年也快七十了吧。”

“是啊。他啊。今年整七十了。是八月十四的生日。”

“啊呀。那可得今年好好地办一办呀!五儿他妈。不是我当着你的面夸你啊。你们家的那几个孩子呀。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儿子呢。那是咱省里地领导。女婿呢。又都是有钱又有身份的人。五儿他爹要是办七十大寿的时候。那排场呀。肯定是咱全地区最排场的一家。谁家能比得上呢!”

“呵呵呵。那也难啊。孩子们都忙着工作。这到时候还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顾得上回家呢!”

“五儿他妈。瞧你地这话。工作再忙。这么大的事情。那也得回来呀!人这一辈子能有几个七十岁呀?!五儿他妈。你也不用担心。你家的那几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这会儿呀。心里肯定早就有了打算了。”

正如村里的那位邻居和吴家妈妈得那样。吴家的几个孩子也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心里就有了这个打算了。

只不过。吴永成和他的四姐、三姐。是绝对没有想到的。

一直心里挂念着这件事情地。而是吴永成的大姐和二姐。

就在吴家妈妈有意和村里的邻居过这些“闲话”没几天。这个事情就传到了吴永成的大姐的耳朵里。她知道这是老人们心里也着急了。作为儿女的。也应该把这件为老人过寿的事情。当作一件重要事情来商量、商量了。要不然虽然现在离老人地生日还有一个多月。可七十“大寿”也不是个事情。最起码。那也不能低于周围村子里人们办的呀!

在永明县来。他们吴家也算得上是要身份有身份、有权势有权势的大户人家了!

拿定主意之后。吴永成的大姐就出门找二女子去商量了。

吴永成二姐的心思倒是和大姐想得一样。也想借给老人办七十整寿地机会。好好地炫耀、炫耀娘家的风光。

可姐妹两个商量了半天之后。觉得这件事情还得通知五儿。让他回来办这件事情。

因为按照农村的乡俗。这种事情通常都是由儿子来操办的。闺女们一嫁出去。就成了别人家的人了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嘛!

这要是再领头办这些事情。那会让村子里地人们笑话地除非这家没有儿子。是个“绝户头”!

于是姐妹两个商议好。先由在村里的两家地男人。通知自己的弟弟五儿。让他拿个主意。

此时。吴永成的二姐夫马林正在京城。和省证券办的同志们。一起忙着办理有关鱼湾村矿泉水厂上市的事情这个事情已经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如果进度快一的话。也就是十来天的时间。就可以顺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了。

在这种情况下。联系吴永成的重担就落到了吴家的大女婿刘珠的肩膀上了他是吴家女婿中的老大。在吴家唯一的儿子不在的情况下。吴家有什么事情。他这个大女婿。本来也就应该出头露面的嘛。这也就是他的责任!

可当刘珠给吴永成省城的祥农公司打过去电话的时候。吴永成却不在J省的公司。他的移动电话又不在服务区内。刘珠只好辗转地通过吴永成祥农公司的人。了解到他的行踪之后。才找到了吴永成。

此时。吴永成还正在海南B县的那个养殖场呢!

因为吴永成这一次准备利用他遭遇到的那次混混闹事事件。督促BT县县委一劳永逸地解决养殖场的投资环境问题。所以就多呆了几天。顺便熟悉一下BT县地整体环境情况。

在这几天里。吴永成到BT县城也转了几圈。现这个BT县城县人少。

句玩笑话。街上混的二流子们。也大都有可能跟县上的什么领导沾亲带故的。白了就是里面根系错综复杂。谁都不敢乱动。牵一很乱全身的

在这种县派系多的情况下。n多眼睛盯着就看谁犯错误。这么一来的话。大的治安形势反倒还是不错地。(多谢童龙大大提供这段资料)

吴永成原来还以为那位强哥的背后有着什么背景。可细细了解以后。才现。那位公安局的那位王秋生局长。的还真没有一错:那几个混混。还就是附近村子里地几个好吃懒做的农民。看了几部香港电影。就不知天高地厚的。跑到他们这里来收保护费了。

既然吴永成要求从严从重处理那几个混混。BT县的领导们那当然一也不手软了他们的背后就没有令人顾忌的关系啊!

在县公安局以刑事案件立案之后。还真调查出来了这一伙混混们。以前强迫农民们低价卖给他们生猪的一些劣迹。于是检察院迅向法院提起公诉。把那个为的强哥。以流氓罪判处了六年徒刑。其余地几个人。也分别被判处两年到五年的徒刑。

吴永成也爽快地给BT县公安局承诺:虽然养殖场还没有一一的盈利。可为了公安系统的工作。每年捐款十万元。以弥补他们办案经费的不足。这样大家也就都皆大欢喜了。

因此。在吴永成接到刘珠电话的时候。他这里也处理完了事情。准备返回J省了。至于薛红他们几个人。则还要留在南方。对这里的市场做进一步地调研。

在电话中。吴永成也知道了刘珠已经和他的二姐夫马林也通过电话了。他在一两天的时间内。就能返回鱼湾村。

于是吴永成就回复刘珠:他到北京之后。也顺便把这件事情和自己的四姐商量、商量。然后尽快回村里。就这件事情大家一起坐下来。具体商量应该如何操办。

当然了。吴永成也没有忘记告诉刘珠:让他把自己的三姐夫马柳平也通知到。既然是大家一起来张罗这件事情。他地意见也很重要的。

三天之后。吴永成自己开着一辆车回到了鱼湾村。此时他的二姐夫马林、三姐夫马柳平也在家里等着他了。

“五儿。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要慎重考虑。”马柳平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会儿。吴永成和他的三个姐夫。是在老大刘珠家里悄悄商量给老人过“整寿”的这件事情。吴永成的四姐和四姐夫因为工作繁忙走不开。没有能够回来。

老二马林一直就和老三马柳平之间有着一疙瘩。而现在马林也已经是副厅局级领导了。行政级别一也不低于马柳平。所以当马柳平出这句话之后。马上瞪起眼睛反问道:老三。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自己地儿女给老人过个生日。组织上也不允许吗?!谁不是爹生娘养地呢?

我看你是官当得越来越大了。可真人情味却越来越少了。你看咱地区谁家的儿女们。这几年不给老人们过整寿呢?!”

“老二。你怎么老是爱和我抬杠呢?!我过我不赞成给老人办整寿吗?!你能不能等我把话完呢?!”马柳平生怕吴永成误会他地意思。急得脸红脖子粗地反驳道:“你你今年也好歹是个副地师级的领导干部了。也算是有身份的人了。怎么还像从前当农民的那个时候、一素质也没有呀哪!”

马林头一摆。挥了挥手:“好、好、好。老三。你先、你先。我倒想听一听你这个高素质的人。能出什么有水平的话来!”

马柳平不再理睬马林。而是扭过头对吴永成:“五儿。你看。咱们家的情况也和别人家不一样。你是省里的领导。你四姐和四姐夫又在北京工作。也都是副地司级领导了。就我和你二姐夫不争气。那头上也有一乌纱帽呀!这要是给老人大操大办这个过整寿。影响可是不太好啊!

要不这样吧。咱给老人办呢。还得办。要不就伤了老人的心了。可是呢。咱也别像那些农村的暴户们似的。整得排场那么大。咱就自己家的人坐在一起吃顿饭。这样也不会造成什么坏的影响。”

“呵呵。老三。你了半天。这就是你所谓的素质高啊?!我看扯淡!”马林不屑一顾地道:“照你这么的话。那人家外人们谁知道咱给老人过七十了?这么办下来的话。那还要社会上的人。把咱给笑死呢!

五儿。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要是你们不给老人大办的话。这事我来管!要是出了什么事情。你们就让他们来找我。反正我这个副组长也没有花一分钱。多再还给他们。

哼。老三。你知道什么叫老孩吗?这人老了。就跟孩一个样。你。老人们现在眼巴巴地等着咱当儿女的。给他排排场场地办个七十整寿。要是依你的话办下来的话。那能把老人气得躺在炕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剑来临渊行逆天邪神武炼巅峰洪荒之青蛇成道盖世影帝帝霸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一剑独尊
相关推荐
长生界阳神图腾黑锅穷人修仙传穿越进化噬魂逆天重生之虚拟天帝寸芒网游之瞬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