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信任也是一种美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年代的时候,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到千家万户,各个也没有开办,吴永成包开府镇也不过是两、三个月的时间,即使以往他下乡到了开府镇,也只是到镇政府去,还从来没有到粮站这边来视察工作,也就难怪那个姓王的粮站工作人员不认识吴永成、而放肆地胡乱开腔了。

可吴永成听了那不逊之言,当场也没有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而是采取了转身就走、息事宁人的做法。

现在的吴永成再也是一县之长了,他已经不是七九年刚刚从前世穿越过来的时候了,绝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再像那会儿在玉平公社食品站、收那个叫刘能的临时工了,那一阵的那种做法,放在当时他一个十六、七岁的农民后生身上,还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要是现在,堂堂的永明县政府县长,就因为一句闲话、而大动无名之火的话,那也显得自己太没有涵养和素质了。

那些穿越者王霸之气的也要看在什么地方施威。这可是国家干部之间的较量,又不是街头的混混们争强斗胜!

鲁迅大师讲过这么一句话:疯狗咬了你,你不能反过来再咬疯狗一口,那不是咱正经人干的事情;但咱可以拿起棍子回击疯狗啊!

而吴永成现在之所以转身离去、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就是为了不愿意这么早就打草惊蛇,他要在取得确凿的证据以后。好好地收、收粮食部门这种欺行霸市地衙门作风,只有从这里打开突破口,才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农民们免受这种无妄之灾。

要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交售公粮还一直是农村的老百姓们免不了的一个重头任务。吴永成想通过彻底解决开府镇粮站地问题,尽可能地、一劳永逸地、割除埋藏在永明县广大农民们身上地这个隐痛。

而刚才无意中装到口袋里的那一把谷子,不定就是今天查证开府镇粮站的重要证据!

……

“吴县长,您怎么一个人过来了?跟着您的那个司机李哪?”

吴永成走进开府镇镇政府大门的时候,正好遇到开府镇地党委书记刘宝生推着一辆自行车往外走。估计是要到什么地方去催粮、催款吧。他看见吴永成一个人黑着脸走进来奇怪地问道: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吧,怎么吴县长的脸色这么难

“老刘。你这是找不到哪里去?走,咱们先到你办公室一事情。”吴永成伸出手和老刘握了一下,便再没有多余什么。实在是心情欠佳。要不是考虑到影响问题。也担心会误了大事。他刚才真想一个大脚把那个家伙踩在地上。

开府镇地党委书记刘宝生。和吴永成其实也算是老熟人了。早在吴永成还是村里的刨地社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认识了。不过,那会儿刘宝生也不是什么公社、县里地领导干部。他只是吴永成所在地玉平公社地一个党委秘书。

这么几年过来了。吴永成也由当时的一个农民摇身一变,成为了永明县的县长。而刘宝生也几经周折,高居永明县第二大乡镇地一把手,虽然所在地乡镇有穷,可在永明县来。他也算得上是一个把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了。

“老刘,近几天,咱们开府镇交售公粮地情况怎么样?”因为是老熟人了。吴永成到了刘宝生的办公室。也没有多余的寒暄话。还未落座。连大衣也没有顾得上脱,就直接开门见山地问他。

“挺好的呀。吴县长。你就放心吧。这几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们地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了,群众们也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过上这样,那全是党的富民政策好啊,所以他们的交售公粮积极性空前地高涨,我们镇党委、政府给各村分解布置下任务几天以后,群众们就积极主动地开始排着长队、到镇粮站交售公粮了。形势可以是一片大好呀!各村地农业税收缴任务基本也接近尾声,估计我们镇再有三五天地扫尾。就能提前完成全年地农业税收任务了。”刘宝生一边给吴永成端过一杯热气腾腾的水来,一边喜形于色地向吴永成汇报着。

“老刘。咱们两个是多年地老熟人了。在我面前,你也不用跟我打那些官腔,咱们随便一好不好?!”吴永成接过那杯开水,两只手紧紧地捂着,以此来温暖自己快冻得有些僵地双手:“老刘呀,群众们的积极性很高,这是好事情,但咱们当干部的,也得处处为老百姓们着想,不能因为我们工作的失误,而创伤了群众们的积极性呀!要是在工由于我们的疏忽,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咱们这些老百姓的父母官们,可就当得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吴县长,你是不是现我们在那些地方,工作没有做到位?”

虽然吴永成一再对刘宝生可以随便一,可官大一级压死人,以前虽是老熟人了,可刘宝生还是在吴永成面前非常谨慎,并且,他也从吴永成地话音里听出了一丝不和谐的声音,心情顿时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老刘,你看你,不用那么紧张嘛,我也就是怎么随口一。”吴永成见刘宝生那副紧张地样子,有不忍心了,连忙宽慰他:“我是想问一问,在这几天开始的交售公粮的过程中,镇粮站方面是不是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证群众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奥,原来吴县长你是问这个。”刘宝生马上松了一口气,笑着解释:“开始交售公粮以来,我们镇党委就和粮站打过招呼。请他们尽量多配几个人手,加

的度,下午下班地时候,适当地延长下班的时间,创造一些方便,要不然不少群众大老远的,来一趟也挺不方便的。前两天,我倒是专门留心观察了一下,粮站方面的配合倒还可以的。”

“那。你有没有听到群众们在交售公粮的过程中,有什么意见没有?”吴永成盯着刘宝生问道,他想知道这几年来,这个刘宝生是不是还和自己以前认识的那个刘宝生一个样。在这些事情里,他到底是否被涉及进去了。

“嗨,群众们哪能没有意见哪?!”刘宝生苦笑着:‘这收粮的和卖粮地之间,永远也就是一对矛盾。群众们反映的意见最多的。就是等级问题、水分问题、还有粮食的分量不足地问题。这些也是这几年来群众反响最大的问题。可我们乡镇的狼站,只是人家县粮食部门的驻镇机关,人事手续、业务指导都是直接隶属于县粮食局,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地办法。只能是出了什么问题,给群众们多做一思想工作罢了。“

唉,天下还有这个道理。弱势的一方受了委屈。倒过来还得再接受再教育。吴永成心里不由得长长地叹息一声:可事实就是这个事实。刘宝生的也不是他瞎编出来的。在他前世地时候,这种事情也不是做过一次、两次了:乡镇虽然也算是一级政府。可许多时候,却是应该承担的职责一样也不少,应该拥有的权利却因为各个部门利益地相互制约,而落实不下来。所以,有地时候明明知道自己地老百姓们占着理,可还得反过来帮着强势的一方,挤兑弱势群体老百姓们,颇有一为虎作伥地意味。

“老刘,你们镇粮站是不是有个姓王的、三十来岁的职工?”吴永成在屋子里呆了一会,冻得有些僵的身体,也有热乎劲了,起身脱下大衣,装着很随意的样子问刘宝生。

“有啊,我们镇粮站就有一个姓王的,叫王强,是粮站的会计,怎么,吴县长,是不是这个王强又惹了什么事?”刘宝生听见吴永成这么一问,刚刚有些放松的心情,马上又警觉起来。

“嗯,看来这个叫王强的经常惹事生非吗?!你清楚这个人?”吴永成反问刘宝生。

“咳、咳、咳……”刘宝生那句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的这句话可是大有问题,只能是希望吴永成没有听清楚,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吴永成现在就是和这个王强拧着一个劲呢,所以,刘宝生听到吴永成反问过来,马上就装作被烟味呛着、猛然地咳嗽起来,想蒙混过关。

“怎么,老刘,不是这个王强碰不得吧?咋就把你紧张成这个样子?”吴永成一语破刘宝生心中所想:“咋,难道他又是什么县领导的亲戚?!连你这个开府镇的党委书记,也被他吓成这个熊样?!不至于”

“那会呢!吴县长你可真会开玩笑。”刘宝生端起桌子上的水杯,借喝了一口水的时机,来掩饰自己的窘态。

吴永成若有所思地望着刘宝生不吭气了,他要让刘宝生自己把这个王强的情况给出来。

“吴县长,是这么一回事。”刘宝生见吴永成实在是不放过自己,也就放下水杯实话实了:“这个王强不是咱们县里领导的什么亲戚,可来头也不算太,他的姐夫是咱们梁州地区粮食局的副局长。平时呢,他仗着他姐夫的名头,在这个粮站也有一蛮横,因为考虑到他姐夫的影响,就连咱们县粮食局的局长李补顺同志,也是对这个王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我倒不是怕他,而是不想惹那个麻烦。”

“哼哼,你不想惹那个麻烦,可麻烦偏偏要来惹你了。”吴永成冷冷地对刘宝生:“你知道我的司机干什么去了吗?他是回县里找几个人去了,你们开府粮站闹得太不象话了,今天我要在这里好好地查一查。”

“找人,找什么人?”刘宝生诧异地问吴永成:“吴县长,你准备怎么查啊?你放心,有你县长给我们撑腰,这个‘粮老大’的威风也该杀一杀了。要不然,我们下面的工作也太难做了,上面着一帮‘婆婆们’,干个什么工作,也不能舒心顺意地好好干,总不能老让农民们受委屈吧。”

“好,还没有忘记了你也是农民的子弟。只要你不忘本就好。”吴永成高兴地站起来:“我还以为你这个老刘这几年官当大了,也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出身了呢!不错,还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老刘。这样吧,你先下去悄悄的找一个村里卖粮的群众,让他再检验完水分以后,找个借口,不要把粮食倒进粮库里,也算是一个旁证。我估计李马上也就过来了。”

刘宝生匆匆忙忙地按照吴永成的吩咐去了,吴永成也不担心他会泄露出什么事情去。要是连相处多少年的老朋友,也信不过了,自己哪还再去相信谁?只能这是自己的人品太差了。

不是有一句话的好嘛:信任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其实,吴永成让司机李回县城,那是去找县计量所的工作人员去了。别的问题,一时间难以直观地检查出来,吴永成就准备先从老百姓们反映的分量不足入手,只要抓住一突破口,他就不相信在这个开府镇粮站里查不出一问题来。

至于后来他抓到口袋里的那一把谷子,也触了吴永成的一个灵感,这才有了他嘱咐刘宝生再去找一个群众、专门留一证据的安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剑来临渊行逆天邪神武炼巅峰洪荒之青蛇成道盖世影帝帝霸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一剑独尊
相关推荐
长生界阳神图腾黑锅穷人修仙传穿越进化噬魂逆天重生之虚拟天帝寸芒网游之瞬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