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炮击宛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南军拥有极为庞大的火炮阵容,包括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在内,此次攻城战,杨岐一共调度了九十门炮,这即便往后穿越一千三百年,也算得上是一支惊人的炮兵力量了。

当然,攻城部队也少不了一支装备了传统的云梯、井的部队作为辅助。

为了安装这些笨重的金属大炮,士兵们动用了复杂的滑轮系统——幸好杨岐是学工科的,凭着靠卡左慈忠诚度BUG(参考早期章节)刷出的成就点数而解锁的科技,外加自己知道的知识,河南军掌握了一整套完整的早期滑轮系统。

为了预防同样拥有火器的守军(叛军)火力摧毁这些昂贵的兵器,河南军还特意安装了木质的护盾为大炮提供防护。

而炮弹除使用石弹的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外,则多以杂物为主,如:硫磺、石块、碎木头屑子、牛粪、鸡屎以及擦屁股纸,等等等等。

每个火炮排由训练有素的十五名炮兵构成,全面负责火炮的布置、装填、发射乃至维修。九十门炮,就是一千三百五十人。

其实这帮人如果不操作火炮,提起刀干架,也是挺有战斗力的一支人马。

在那个年代,操作这些火炮需要很长的时间、耐心和技术。首先要向炮筒装载火药,接下来再小心地放入适当口径的弹药(杂物)。调整射击俯仰角度则全靠炮兵往炮架下嵌入不同尺寸的木楔子。一些巨型木梁垫在火炮下以便发挥减震器的作用。

建安元年(196年)六月初八,导火线终于装入了二营长的意大利炮的火门。

这支庞大的炮兵部队在前线足足占据了二十四里宽的位置。历史上首次炮兵协同齐射开始了。

这时的宛城战场,恐怕是战争史上体验火药威力最直观和震撼的场所。

齐射开始之际,天翻地覆,地动山摇,这是古人从未领教过的。

石弹发出致命的尖啸,将宛城巨大的石墙砸成碎屑,并康慨地给附近军民带来绝望和死亡。对城墙薄弱地点的选择性射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时炮弹摧毁了整段的城墙,有时候是城墙的一部分,有时是一座塔楼,或一段胸墙--没有哪座城墙足够坚固,可以抵御这样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击。”一位当时的目击者这样形容道。

世界围城战的景观从此改变——炮弹所经之处,伟大的光武城墙分崩离析,守城者目睹此景,无不瞠目结舌,惊惶不知所措。

部分重型炮弹甚至穿越城墙,深入城区达六里左右,一些击毁了民居、集市,一些杀死了市民,一些坠入了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

在方圆十里的地界内都能感觉到强烈的震动,甚至远在内城中央的郡府,也不能幸免。

炮击对守军心理上的打击甚至更为剧烈和有效。

炮击的轰鸣,烟尘和震动,即使经验丰富的西凉铁骑和陷阵锐士。也感到恐慌。

对平民来说,这更似世界末日的征兆。四处是狼奔豕突的人群,妇女晕倒在街上,无助的市民只能聚集在寺庙,徒劳地期盼佛&菩萨的拯救。

机智的守军运用了各种方法减轻炮击的破坏。

一种手段是用泥浆和砖灰即时加固、修补受损的城墙,或者用羊毛等软物装填的袋子,甚至贵重的挂毯去填充塌陷的地段。

守军也试图用他们从洛阳“偷”来的部分火炮击毁敌人的炮兵阵地,然而他们急缺发射所需的硝石,并且河南军的火炮防护严密。

更为糟糕的是,城墙和塔楼都被证明并不适合用作火炮的发射平台,因为它们都难以承当发射的后坐力及震动,这样勉强的发射,对城墙的破坏甚至超过了敌军的炮火。

雪上加霜的是,守军最大的火炮很快又被摧毁。

西凉铁骑们由此对为杨岐铸造如此巨炮的匠师恨不得能将其碎尸万段。

然而无论如何,守军凄凉的处境,说明宛城光武城墙在围城战中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了。

但守城部队仍然在坚持着。随着部队伤亡的增大,杨岐开始感到焦躁。他决定集中炮火轰开一段城墙,发起总攻,以便快速解决战斗。

然而,操作巨炮极端费时费力。二营长的意大利炮一天最多只能发射七次。

火炮时常出现故障。夏季的雨水也使大炮在后坐力下经常从炮架上滑落至泥浆中。

大炮还容易出现炸膛事故。对二营长的意大利炮而言,每次发射都是考验,开火时巨大的热量和冲击令并不纯净的金属炮管出现的细小但是危险的裂缝,以至于每次发射后炮兵都不得不用热油浸湿炮身从而避免冷空气扩大这些裂痕。

但这权宜之计最终失败了。

六月十六,二营长的意大利炮最终爆炸。在场指导的几名匠师当场殒命,附近的炮兵也遭到了重大伤亡。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匠师们遭到这样的厄运,恐怕是他们自己也始料未及的。

但对面的守军匠师还来不及庆祝老天爷的卷顾——

杨岐坚强地命令人们修复炮身令它重回战场。

但数次发射后大炮再次炸裂。这令杨岐狂怒不已。

然而,根本的原因并非匠师们学术不精或炮兵操作有误,而是在于这样的钢铁巨兽,其肩负的军事使命已然超出了汉朝冶金术可承担的上限。

但这次事故对河南军的炮兵并不致命。

虽然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在打击守军士气上有不可比拟的巨大威力,但对城防实际的破坏,更多是那些口径稍小的大炮完成的。

在围城的早些时候,一个名叫刘晔的曹军谋士前来面见友军主帅杨岐。

刘晔兴致勃勃地观摩了河南军炮兵的工作后提出了他的建议:

由于霹雳炮是散弹炮,杂物组成的炮弹的穿透力不强,因此在轰击城墙的时候,可以改变方略,不要尝试始终攻击城墙的同一地点。

在第一发炮弹击中城墙后,平移弹着点大约四十尺,打出第二个缺口,接着在这两个弹孔之间打出第三发炮弹,使弹着点构成一个三角形

——这样便能把对城墙的伤害增至最大。

河南军炮兵于是改变了战术。炮兵群首先用小口径火炮在城墙上打出前两个弹孔,接着用重炮做致命一击。

新的战术对宛城城墙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

炮击不间断地一连持续了六天。尽管有瞄准和装填上的困难,但河南军炮兵还是设法保证每天射出了一千发左右的炮弹。

炮火尤其集中在城墙的中段,最终这段外城墙垮塌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明克街13号光阴之外神秘复苏唐人的餐桌宇宙职业选手我有一剑7号基地不科学御兽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相关推荐
撩到厉王后,神探王妃天天想和离全福夫人要和离神武纪重生九零之厨神萌妻撩大佬农门团宠:摄政王的厨神萌妻
作者烈风宗主其他书
万羽堂契约 万羽英雄传 八卦庄信条 明朝锦衣卫 大社主 人间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