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母亲(二十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温馨留存西花园

在穆轩的要求下,上级批准他调出印染社,回到水产公司,继续担任副经理职务。

1965年,王淑祥和穆轩看好了西花园的一间西厢房,将它买下,就此把家迁入禾县城关。

待相邻大院的三间正房腾空时,他们租用下来并搬到了正房里。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又买下了院内的两间东厢房和一个棚子。那次唐山大地震的冲击波到来,使三间正房有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防止危险,他们在院子里盖了两间半的半永久住房。

玲玲和颖颖转学到二街小学,接着读四年级。姐妹二人每天同来同往,很快熟悉了新环境。

晶晶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近上了一街小学。

在西花园,王淑祥一家遇到了真挚热情的对屋邻居才姨一家。近十年的相处中大人没有红过脸,孩子们没有吵过架,两家建立了亲人般的友情。

刚搬来时,才姨家有两个男孩儿小武和小文,分别与玲玲和晶晶小一岁。相近的年龄让孩子们很快玩儿到了一起。

过了几年,小众降生了。放学后,五个大孩子轮流抱一个小弟弟,总会有人因抢不到而着急。小众就在大家的怀抱中长大。

真是远亲不如近邻。才姨的丈夫在一个建筑公司上班,长年在外地。王淑祥家庭条件比较好,食物上对孩子们有所照应,书、报也是随便阅览。穆轩还买了一套工具,修修补补、锤锤打打的活儿随时就干好了。而王淑祥经常在乡下,对孩子们日常照顾不够,才姨就经常手把手教玲玲和颖颖怎样用碱揉馒头,怎么把衣服洗干净;还时常提醒着什么时候该给房后的菜园松土、施肥了;什么时候该买小鸡了,以及怎样喂养、母鸡长大后如何让它认识下蛋的窝等等……

两家人聚齐的时候,也是六个孩子最高兴的时光。他们从这屋窜到那屋,集合到一起再从家里跑到院子里,又从墙头爬上房顶。一片你追我赶的景象,笑声很快传遍整个院落。

吃饭的叫声是把孩子们呼唤回来的最好方式。谁家有了好吃的,定会大碗小碗的往另一家端,那家也会把好东西塞到孩子们的口袋里。

才姨的母亲来时,会讲大马猴等很多民间故事,让孩子们笑了一场又一场,多晚也不愿睡觉。

后来,才姨全家随着姨夫单位的迁移去了宁夏,两家大人与孩子依依不舍。他们保持了通信联系,每当才姨来探亲时,总把王淑祥家作为必到的一站。

西花园的对面是东花园,东、西花园中间的那条街,是县城的主要路段。

那时的禾县文化氛围相当浓厚。西花园与县京剧团、农民宣传队在一条街上,街口就是县图书馆,往北是文化馆,往南是大礼堂、工人文化宫,转过弯往东依次是皮影剧院、新华书店和电影院。

王淑祥和穆轩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在星期天,他们经常带三个女儿看节目、看戏、看皮影、看电影,观看篮球比赛、体育比赛,参观动物展,给孩子们增添乐趣,也让她们增长各种知识。

因为王淑珍和穆轩都是建国前参军的国家干部,所以他们的工资比一般人要高。除了应付日常开销外,他们比一般家庭还多支出一个项目,就是买书和订杂志。《毛泽东选集》、《鲁迅选集》等逢出必买,《参考消息》、《红旗》杂志每年都订,方志敏的书、王若飞的书以及描写老一辈革命家的书,都被收藏到书架上。

在父母的教导和影响下,女儿们特别爱好学习。平常放学后,大姐带领两个妹妹,不是去看剧团和宣传队的排练,就是钻到台下看如何表演皮影,更多的时候则是安安静静坐到图书馆的阅览室里看书。她们像干渴的小树苗一样饱吸着文化的雨露。

书店,也是她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那时书的品种不多,她们姐妹三人总是轮流去察看,经常是刚刚一种新书上市,很快就会插到她们家的书架上。她们买来的书并不仅限于自己阅读和收藏。她们想了一个办法:用大头钉在废纸上扎排排针孔,在背面分别写上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二元的字样,发给全院小朋友,让他们以此作为“钱”,到家里来按价借书。连环画、小人书、散文、小说吸引了院内的十多个小朋友,他们纷纷到家里来借、还书。王淑祥和穆轩总是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这一切。

作为水产公司职工,买鱼虾比较方便,穆轩常常拿出部分工资购买海产品,为女儿们补充营养。

王淑祥和穆轩还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他们鼓励孩子们自己编织和剪裁衣服,就算女儿们为了美观把衣服染来染去,染成浑沌色了也只是一笑了之。

女儿们和院内的十几个小朋友玩儿成一片,还和大人们学着在菜园里种菜、给全家人做饭,也学了做鞋、缝补衣服、钩织物品等基本生活技能。

在西花园居住的那一段,是王淑祥一家最温馨、最欢乐的时光。有好邻居、好环境,孩子们其乐融融,大人们互相尊重,院内各户礼尚往来、真诚相处一派和睦。

、慈祥母亲做后勤

可惜在那个年代,好日子总是很短暂的。没有多久,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开始了。穆轩被命令到干校学习二年,王淑祥则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批斗。

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三个孩子无人看管。

幸好在此之前,王淑祥把母亲及时接了过来。

自从失去儿子,王廖氏的双眼就哭出了毛病。老伴的病故,更让她泪流不止、寝食难安。

在禾县印染社大女儿家住了一段后,王廖氏从身体到心情都好多了。

听说三个孩子需人看护,老人二话不说,跟着大女儿来到禾县。

此时,王廖氏变得特别慈祥。与当初对待大女儿的方式完全不同,她几乎是溺爱地看护着王淑祥的三个女儿。

在孩子们的眼中,那位叫王廖氏的姥姥和蔼可亲:白净的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不论是翠蓝的大襟袄,还是雪白的汗衫,每天整洁干净,偶有脏色便立刻清洗,洗完还要用米汤浆一下,晒干后再拿小脚底一样的火烙铁熨平。她整天不停地忙碌着,不是缝补浆洗,就是细心调剂伙食:在粮食充足时,大米稀饭总要搭配大饼;吃供应粮时粗粮细做,让大人孩子都挺开心。经济紧张时大人们总要让着孩子。每个孩子过生日都会得到两枚鸡蛋,大人的生日却从不见提起。特别是对最小年龄的晶晶,总要额外照顾一下:包饺子时做几个捏着摺的肉丸馅,好吃的东西总要给她单独留出一小碗。每当这种时候,晶晶甜甜的小嘴就会说:“我有两个妈妈,一个年青的小妈妈,还有一个老妈妈。”每次听到这话,王廖氏的脸上总会笑成满脸菊花状。

让孩子们感觉新奇的,还有王廖氏的那双小脚:它早就被长长的裹脚布缠成了粽子样:以大脚趾为首领,其余四个脚趾被撅折且踩平在脚心里。这双曾给她带来荣耀的小脚,在人后剩下的则是痛苦。多少次,她用热水烫脚时,都要拿着剪刀修剪被踩成硬茧的厚皮,还要用橡皮膏贴上那被踩裂的脚后跟。外孙女们曾数次想替她把那几个脚趾搬过来扶到正位,却总是徒劳一场——那几根骨头早就成型了,它们已经习惯了爬伏的姿势,强掰过来反而会造成疼痛。裹脚布也一直跟着王廖氏,只是不再缠脚,而是裹在裤腿上。每次穿鞋前或洗脚后,王廖氏都要细心地一圈圈缠上绑腿。对外孙女的疑问,她解释道:“裹绑腿好,暖和、不怕进虫子,还觉得脚脖子硬朗呢。”

提起那次在印染社患病的事,她总要笑眯眯地瞄着女婿:“我上完厕所穿好衣服,刚想往外走,忽然觉得手心里痒痒,就靠到墙上挠了挠,结果啥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发现是在医院里!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夫告诉我:多亏你姑爷送得快呀,要不,起码得留后遗症!”听了她的话,一家人的目光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到穆轩身上。穆轩呢,却像什么都没听到,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见大家等待着,他就抬起头来轻松地微笑一下,以表示他只不过是做了件该做的事而已。

等孩子们都上了学,空闲下来之后,老年的王廖氏便用给女儿做鞋的方式来表达深深的母爱。

她把从家里带来的雪白棉花做成饼,再用秸杆擀成条,然后用两只小脚顶住纺车,右手绕圈、左手抻线。

随着纺车一圈圈的转悠,一个个棉条就变成了一轴轴的棉线。她再把粗针别到炕席上,将几根棉线搓成绳。

王廖氏还把孩子们穿破的衣服剪成一块块的布料,留下整齐的当补丁,剩下的放到一张大面板上。抹一层浆糊、铺一层布料,几层过后放到阳光下晒干,揭下来就是一张硬硬的“隔被”。

用报纸剪出鞋样,画在“隔被”上。照着鞋样剪出鞋底料,再用白盘条沾浆糊封上边。一摞鞋底料纳在一起就是一只完好的鞋底了。

她有时用平绒、有时用大绒或结实的布料做鞋面,有时加上里,有时还在夹层里放上棉花。最后再把鞋面和鞋里“绱”到一块,一只布鞋、夹鞋或是棉鞋就做成了。

王廖氏纳鞋底的动作非常连贯:她先用锥子在鞋底上扎出一个孔,再把锥子尖放到头皮上蹭两下以备下次用着光滑。接下来是穿针引线,线拉到头时再用锥子把儿卷上两卷用力拽一下。每次拽的力气均匀,整个鞋底才会平整。

纳鞋底的时候大概是王廖氏心情最好的时候,她往往要在这时打着收音机,听着戏,时不时的还会跟着哼上两声呢。

绱鞋是最关键的步骤。鞋面要圆滑地和鞋底结合在一起,松了紧了都不行,就算哪里不光滑,穿上后脚是会有感觉的。

待两只鞋都做成了,穿到脚上试的时候,才知道合适不合适。如果不合适,那么诸多的工序、材料就都白费了。

王廖氏熟知女儿脚的成长过程。因为从小,王淑祥就习惯了穿妈妈做的布鞋,尽管很早就参加了工作,但穿什么鞋都没有母亲做出来的舒服。这对王廖氏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于是她每天都利用大人上班、孩子上学后的空闲时间飞针走线。

二十年里,勤劳节俭的母亲王廖氏几次往返于禾县和玉田老家之间,帮女儿王淑祥平安度过了孩子小无人照看、大革命期间挨批斗回不了家、以及三个孩子青春发育阶段需要营养等几个重要阶段,使王淑祥和穆轩能够安心工作,也让孩子们过上了稳定的家庭生活。

在姥姥最后一次回老家后,外孙女们替母亲数了数,柜子里一共存有十五双新布鞋。

这些鞋,王淑祥一双双慢慢享用。其中的几双,一直陪伴她走到生命的尽头。(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影帝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洪荒之青蛇成道临渊行一剑独尊帝霸武炼巅峰逆天邪神盖世剑来
相关推荐
黄铜真主柯南之酒厂过家家论祖父悖论对谈恋爱的影响大秦:开局十万大雪龙骑娱乐圈引领者我在木叶的躺平模拟器逍遥仙医人间道一万次相遇幽兰魔幻世界乱世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