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第一章(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认为,曹雪芹的意思是,有才的凤凰神鸟偏偏从末世来,很遗憾。曹雪芹用“凡鸟”这个词,不管其初衷是取自《世说新语》还是来自《说文解字》,都不是想说王熙凤是普通的鸟,而是肯定王熙凤是真正的“凤”,有才能的凤。只可惜这只凤生于没法发挥才能的末世,“都知爱慕此生才”,尽管人们爱慕、肯定她的才能,可惜她生不逢时,既不能挽救家族命运,也不能挽救个人命运。

判词的第三句“一从二令三人木”,概括了王熙凤整个人生,特别是她的结局。对这句话,红学界已经争论了二百年。

脂砚斋在这句话旁边加的批语,这是“拆字法”。

曹雪芹非常善于用拆字法,比如迎春判词第一句“子系中山狼”,“子”是古代女子对夫婿的尊称子系中山狼”,意思是“你就是中山狼”,这是用迎春语气说她的夫婿孙绍祖。而“子”和“系”恰好是把繁体字的“孫”拆成两个字。这样的构思太妙了。

按照脂砚斋“拆字法”的提示,可以把“冷”拆为“二令”,把“休”拆为“人木”。但是“從”没法拆。那就成了三个字“从、冷、休”。

“从、冷、休”是王熙凤在贾府经历的颠颠倒倒人生历程。

吴恩裕先生在《有关曹雪芹十种·考稗小记》解释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于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云云。”

按照吴先生的解释,行为人在凤姐和贾琏之间变换。我认为,按照封建社会“出嫁从夫”要求,应该把贾琏作为行为人,把凤姐作为被行为人,从而把“一从二令三人木”解释为:一从,是贾琏对王熙凤当家言听计从;二令,是贾琏因鲍二家的和尤二姐等事对王熙凤冷落,甚至把王熙凤从正妻降为侍妾;三人木,是贾琏最终将王熙凤休回金陵。王熙凤最后结局是“哭向金陵事更哀”,出嫁的女子在什么情况下哭着回娘家且特别悲哀?当然是被休弃。在封建社会,不管娘家背景多么了得,不管女子本人如何强势,只要被休弃,就基本没了活路。

那么,现存百二十回《红楼梦》描写的王熙凤结局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表面上似乎符合,实际南辕北辙。

其一,程高本后四十回写王熙凤病重时直嚷着要回到金陵的册子里。难道除贾宝玉之外,警幻仙子啥时候还领王熙凤瞧了瞧金陵十二钗的册子?程高本真真不知所云。

其二,程高本写王熙凤是病死后被装到棺材里运回金陵,曹雪芹原来的构想是王熙凤被休后“哭向金陵”。既然王熙凤回金陵时已是死人,还能哭吗?她只能“听”他人哭,实在是天大笑话!

程高本续书拙劣地扭曲了曹雪芹对王熙凤结局的构思。

聪明累和大厦倾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子令人给他演奏《红楼梦曲》,有关王熙凤的是《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

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生,终难定!”

《聪明累》这只曲子是借用苏轼的话,苏轼《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用调侃语气抒发自己在政治斗争中屡战屡败的无奈。调侃自己,与其因为聪明而受累,倒不如干脆愚蠢一点儿。曹雪芹把苏轼的意思发扬光大,认为王熙凤聪明过了头,连命都送掉了。结果是“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王熙凤的《聪明累》跟《好了歌》、《好了歌注》联系最紧密。《好了歌》及注写的是封建大家族覆灭的惨状,当年笙歌悠扬、笏版满床的国公府,现在陋室空堂、衰草枯杨;当年金满箱、银满箱的富豪现在成了沿街乞讨的可怜虫;……这些和《聪明累》所唱的“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完全一致。(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影帝剑来武炼巅峰临渊行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洪荒之青蛇成道一剑独尊帝霸逆天邪神盖世
相关推荐
海贼世界里的格斗家大统领的迟疑蛇咬鬼冠大夏斩魔百年,天下无敌!群星军火畅销万界霍格沃茨的幕后阴谋家原神之异世的风人在柱灭,开局医治无惨惊悚校园权少追妻,盛婚秘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