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北面正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寇准亦是冷冷一笑,他对于冯拯的变化并不感到意外,在关键的国策上谁又愿意和皇帝过不去呢?可以理解冯拯的改变,当下道:“不知陛下可有正任使臣人选?”

赵恒见寇准和冯拯二人前后开口,他才彻底放下心来,温声道:“不知诸位卿家看直秘阁王爱卿但当正任使臣如何?”

此言一出,寇准、冯拯和陈尧叟等人都吃了一惊,他们的确没有想到从赵恒嘴里出的人选竟然是王邵,大家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寇准目光复杂地看了看一脸毫无表情的王邵,在短暂的震撼之后他立即闪电般地断定赵恒决定王邵必然是几日前的事情了,而且从王邵的表情上来看已经早就知道,但他不明白王邵是主动要求还是被迫接受。

关乎名誉之事非同可,王邵完全可以虚伪推脱或是严词拒绝,看情形是很平静地接受了出使,是主动要求吧!好像没有充分的理由,在他看来在汴梁的那些花花公子中王邵也算是颇有心计、胆识的人物,不太可能主动请旨从曹利用手中接过这个出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

此时,王邵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朗声道:“臣承蒙陛下重托,必然竭尽全力达成盟约。”

曹利用此时心情最是复杂,他虽然是武阶出身但也心怀大志,正在努力使自己左迁为文阶,本就对自己参与两国和谈充满了许多不能明的怨言,早就想把这个刀口上添血的活计扔出去了,但听冯拯之言明显不把他看做士人,一股沮丧的怨恨油然而生。继而对把自己将为使副,用一个入仕不太久、资历浅薄的辈为正使感到恼火,尽管这股子火气没办法当中发泄,但心中已经记下了这笔账,不愿出使的念头淡了许多。

陈尧叟却公开反对道:“陛下——南北盟约休兵乃天下大事,须有朝廷重臣方可担当大任,王直阁虽然是陛下馆阁侍臣,来却有些资历浅薄,恐怕难当大任,还望陛下三思。”

王邵看也没有看陈尧叟,但他心底已经把陈尧叟的女性先辈问候了一遍,原本就由于陈尧咨的缘故对陈家印象不是太好,陈尧叟不仅主和又公然反对他出使,当真是动了真火气,正好兄弟两人一块。

却不想寇准亦是不咸不淡地道:“陈大人的不无道理,王直阁虽然是少年老成,是后辈文官中的佼佼者,但毕竟过于年少,官阶不高、阅历浅薄,恐怕契丹人不能诚服。”

赵恒淡淡地道:“做事岂可以年岁、资历论成败,二位卿家大可不必忧虑,王爱卿年纪虽刚过弱冠,但学识却有独到见底,又有牧守地方正任的阅历,还是可以大用的。”

寇准不再言语,在他印象中王邵并不是太不堪,如果不能选择的情况下倒是一个不好不坏的选择,他要再等等、再看看。

陈尧叟却不以为然地道:“争论国之利益非等闲儿戏,陛下断不可轻付于人,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王邵心底对陈尧叟恨的咬牙切齿,但他身为当事人无法话,只能在心中继续问候陈家女性几遍,却听寇准朗声道:“难道陈大人以为王直阁资望才华不能谋划盟约,那以陈大人的才华足以胜任,大人又是枢府执政,身份亦是再合适不过。”

陈尧叟没有想到寇准会忽然发难,要他出使契丹这不是把他往火坑里退吗?即便是成功了也会被人骂的抬不起头。但寇准明显针对于他,他能听出其中作为被迫接受和议主张后的那份怨气,自己又是主张南北和谈甚至西幸的主要大臣,寇准的矛头自然而然要针对自己,何况又逮到了一个绝妙的机会。

“好了——朝廷执政岂可轻赴敌寨,天朝上国执政前去和谈终究是不妥。”赵恒淡淡地看了寇准一眼,稍有停顿,再次道:“前次设置太祖皇帝龙图阁侍制一直没有委任大臣,既然王爱卿职事稍低,那就尚书祠部员外郎、假龙图阁侍制,权正任宣慰通和使臣。”

既然皇帝话了,寇准和陈尧叟都不好在多什么,陈尧叟长长舒了口气,暗自记住寇准这份怨气,寇准只是长长一叹,再次把脸本了下来。

王邵却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升迁官职,尚书祠部员外郎乃礼部三司之一,朝廷执政的本官一般到了郎中就可以就任,他可以已经离可以担任执政的本官相差一步之遥了,假龙图阁侍制也不错啊!龙图阁乃太祖皇帝御用宝典藏阁,侍制又是第一次设置,虽然是假、但能够成为第一任侍制,这份荣耀不是常人所能轻易得到的。尽管是他自己提出的出使雄州契丹军大寨,但还有感于赵恒对自己的器重,他心中多少有些激动,当下朗声道:“陛下放心,臣此去决不辱使命,契丹人若妄有所求,臣亦不望生还。”

“好气魄、好胆识,却断断不可意气用事。”冯拯在一旁高声道:“陛下既然托付大事,就应当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办妥,轻生之念断不可有。”

“相公良言,下官受教了!”王邵压根就没有想过不能回来的事情,不过是而已,人家冯拯的好意却不能视而不见,但他明白这一切都是看在皇帝和他老爹的面子上,这些年老爹可没有少为人。

寇准却用眼角余光厌恶地瞥了下冯拯,暗骂冯拯可真会做好人,这个时候不咸不淡地帮衬王邵,做了一个大大的人情又在赵恒面前显得尽心王事,真不是个好东西。他对冯拯的厌恶也是有来由的,他第二次罢相的直接导火索就是由冯拯起来的。

原来在至道二年,朝官和地方官吏按惯例进行考核调整,寇准把自己平素喜欢的人大都安排在朝廷重要部门,不喜欢或者不熟悉的官员被随意平调甚至罢黜官职,引起了中下层官吏的普遍不满和忐忑不安。中书省的彭惟节和冯拯,同是尚书郎中官职,彭惟节是一位有能力并一直得到寇准好感的官员,而冯拯却一向得不到寇准的赏识,甚至有许多的厌恶。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官员之间本就没有绝对的隶属关系,坏就坏在原来彭惟节的排名在冯拯之下,这次官员职事调整,彭惟节转为屯田员外郎,冯拯则转为虞部员外郎,照官职排列的规矩,彭惟节的排名应该移到冯拯的前面,也许是因为彭惟节谦让,毕竟冯拯的资历高于他,在奏章列衔时,彭惟节的排名依然在冯拯之后。

当时寇准发现后生气了,二话不立即传令贴出告示,警告冯拯不要扰乱朝廷制度,冯拯平时已经受了寇准不少的鸟气,但他心急颇深、每每都隐忍不发,就是连高琼这名武人的指责嘲弄他也能够忍下来,可见定力非同可。但是,这次的当众出丑令他忍无可忍,决然上表皇帝陈情,直接控诉寇准擅权弄,一贯对自己和许多官员进行无理打击迫害,另外又搜集了不少外地军州地方守臣升降不公平的事例,加在一起揭发出来。广东转运使康戬也同时上奏,是朝廷的宰执相公如宰相吕端和参知政事张洎、李昌龄三人软弱怕事,不敢与寇准对抗,致使寇准“得以任胸臆,乱经制”。

赵光义真的有动怒了,他当即召见吕端和张洎、李昌龄、寇准四人要问明情况,也该寇准这次倒霉,当时他外出办事去了,无法及时赶到。吕端和张洎、李昌龄三位宰执大臣只是叩头请罪,当真是无话可。但吕端做为宰相、职责所在,勉强解释了两句,:“准性刚自任,臣等不欲数争,虑伤国体。”

但这句话令赵光义对寇准更增了几分不满,在稍后寇准急急忙忙地赶来,面对皇帝的严厉质问。眼看三位宰执早就到了,平时对他温言礼遇的皇帝却声色俱厉,当即火气腾地窜了上来,就是不检讨,不认错,一味替自己辩解,而且已经把话隐射到吕端和张洎、李昌龄三人身上。

赵匡义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但他对寇准还有一线希望,当即暗示廷辩有失执政大臣的体面。可是,寇准仍然力争不已,甚至搬出中书省的文书档案来证明自己有理。

最终的结果过可想而知,在赵匡义深深失望地‘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话后,他罢知邓州。前因后果他并没有细细反思自身的原因,反而把结果归到冯拯身上,这也是他厌恶冯拯,明明听到高琼挖苦、讥笑冯拯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反倒心中感到解气,这会对冯拯一句似乎是勉励后辈的话又充满了深深地厌恶。

“好了,既然众位卿家再无异议,那王爱卿就回去准备一下,升迁诏令随后就到……”赵恒似乎非常累,却又非常的惬意,仿佛放下了心头的一块石头,但又不是全然宽心。

寇准等人一同退了出去,由于和冯拯不对乎又和陈尧叟意见不合,他们二人早早地连襟而去。王邵和曹利用二人并任命为正副使臣,所以才走在一起,他二人都在寇准之后,却见寇准忽然停下步子,懵然转过身来,闪烁着精光的双目直视他们二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剑来洪荒之青蛇成道逆天邪神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盖世一剑独尊影帝帝霸武炼巅峰临渊行
相关推荐
道极妖尊重生犬皇穿越兽世:带着蛇王孵宝宝我在漫威提取电影科技新汉纪行海贼里的安稳海军从杀死吸血鬼开始无敌虎扑豺狼鲨游记全世界都不相信我是导演国运求生:你管这叫植物大战僵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