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袁崇焕评价的几点浅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点,如果天启六年辽东没有袁崇焕……

天启六年,如果没有袁崇焕,山海关之外将完全是女真人的天下,我不知道对这一点会不会还有人质疑?要是幸好没有,那我就可以做下面的分析:山海关之外尽归女真人后的形势变化。

拱卫一国之心脏,面对虎狼之敌而仅仅凭借一道防线的利弊得失,如果还有人要争论,那我甘拜下风,承认无话可说,但我在这里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另外三点。

一,女真人挟兵锋之盛与地利之险,明军要想通过狭窄的辽西走廊重回辽东的可能性不知还有多大?

二,陈兵山海关外后,不知那些原本首鼠两端的蒙古王公的心态会有如何变化?说到这儿,我们不妨进一步作个假设,假设满人始终没能将蒙古诸部收服,那形势又会如何变化?

三,辽东汉民的心态变化。

第二点,在辽东,除了袁崇焕,不知还有谁打过胜仗?(对这个问题,请诸公饶了我一次,就不要提毛文龙的小打小闹,我指的不是那种胜利。)

第三点,为什么袁崇焕在辽东,形势就稳定,不在形势就乱?难道真是因为通敌?请诸贤明教我。

第四点,关宁铁骑到底有无战力?如果没有,那我无话可说,但如果有,那又是出自谁人之手?

第五点,一姓人为一人守墓四百年,这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不管东方还是西方,是不是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不管是敬是毁,是不是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难以置信?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袁崇焕在辽东的战略,我发现袁崇焕构筑宁锦防线,不主动出击是现在很多人嘲讽的重点,并拿它来和毛文龙相比,对此真觉无话可说,但还是要说两句。

首先说袁崇焕的守与毛文龙的攻,我现在先假定对毛文龙的所有正面记载都是真实的,先假定毛文龙有功无罪,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开始讨论。

毛文龙的攻击都是小规模骚扰性质的,如果有过毛文龙与满人主力稍具规模的会战那就是我孤陋寡闻,所以即便失败也损失不大,无关大局,而且形势恶化还可以退回皮岛安居,但袁崇焕行吗?袁崇焕可以屡败屡战吗?

在宁锦方面,如果袁崇焕主动出击,骚扰战有意义吗?况且满人在宁锦方面的布防能和东江一带比吗?所以要是主动出击,便必然要面对八旗主力,但以当时的条件,凭坚称利炮守城尚嫌不足,如果与八旗主力平野争锋,胜负的后果是你我可以想象的吗?

实际上,不要说屡败,可能一次大的失败都不允许,因为一旦失败袁崇焕就极可能丢官去职,而袁崇焕去职,诺大的明帝国还有谁比袁崇焕更称职?还有谁能比袁崇焕干的更好?

以上是战术层面的分析,下面再看看战略层面。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也就是说战争胜利了,却一切显得平淡无奇,胜利似乎理所当然,看不出主帅有什么超凡的本事。如果袁崇焕没有遭逢惨祸,能一直统帅辽军,那我想当胜利到来的一天,也一定是这样。

战争是为了胜利,不是为了显示统帅多么有本领,而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作根本的原则就是扬长避短。明帝国的优势在于人力、物力、财力、文化等等方面,而后金的优势则在于军队的战斗力。

袁崇焕构筑宁锦防线就是为了扬长避短,袁崇焕需要的是时间,他需要时间练兵,需要时间做各种准备,要与八旗兵平野争锋,我想至少也要使辽军在人数和战力与八旗兵持平,但袁崇焕主政辽东时,辽军达到了这样的标准吗?如果达不到,又凭什么要袁崇焕主动出击?如果要这种人领兵,是不是还是王化贞之流?

一切都显而易见,争论却还这么多,为什么呢?

----------------------------------------------------------------------

写这本书本是临时起意,没太认真,至于和《窃明》叫板什么的,我还不肖为之,但这倒不是说我怎地,而是真的不屑,即便我写得实在太滥也是如此。

现在返回头来看看,写得确实不怎么好,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还好写得不多,改起来也容易,所以要暂停更新半个月左右。(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一剑独尊临渊行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洪荒之青蛇成道影帝盖世剑来武炼巅峰逆天邪神帝霸
相关推荐
爆笑小萌妃:王爷榻上来重回人类童年文明科学系统阴阳异能师银龙国度诡域万人迷神尊兵王屑王之子重生之贵族囚徒海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