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天师之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三皇令么?”罗子敷问道:“我师傅说的是两大天师为了争夺三皇令才出手,三皇碑应该是以前的称呼吧?”

“不是外界传言的那样。”陆阴阳依旧是一贯的直入主题:“三皇令只是三皇碑的一部分,后来在龙虎山天师府里的三皇令只是三皇碑的一部分,正是因为那次南北天师首次交手导致三皇碑破碎开来,已经和最初的样子大不一样,各拿了一部分。”

“三皇碑的出世最初是由一位僧人引起。”陆阴阳悠悠道来:“当时北魏全民征兵,要求五十岁以下的沙门必须还俗服兵役。”

历史上三次灭佛合称“三武一宗之厄”,其中第一位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魏太武帝在儒门士族崔浩劝谏下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排斥佛教,最后在胡人吴盖起义的背景下演变为大规模灭佛……

太武帝大规模灭佛导致佛门在北方遭到毁灭性打击,佛寺被封,沙门尽数被抓走甚至当场杀戮,剩余幸存者要么躲入荒野深山,要么一路直奔南方寻找生路。

正典史籍上都未有记载的一个小沙弥行色匆匆,他怀揣一件能够庇佑自己的珍贵信物,一路逃往南方。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年轻的沙弥会引来南北天师道正面之争。

关于这一段隐匿在历史洪流之中的小小秘闻,陆修静养子陆沉渊最清楚不过,他也并不避讳,以自身视角口述给了陆家后人。

当时陆沉渊恰好捕获了一只稀有尸蠹返回云梦山,结果并未见到日常埋头于书籍之中的陆修静,此时师兄孙游岳正在整理行囊,说要和掌教一起去洛阳一趟。

陆沉渊很是不解,洛阳已经是北魏地界,虽然南北天师各有立场,但互相之间依旧是有交流,可父亲这还是执掌南天师道后第一次进入北魏。他很是担忧,于是请缨一起前行,孙游岳请示后陆修静同意。

一路上陆修静都是匆匆赶路,很少说话,这也是他一直给人的固有印象,沉默,内敛,不善言辞,除去谈及道门典籍精义,平时陆修静给人感觉就是一个木讷甚至口齿不清的人。

也是这个原因,很少有人能将眼前人与鼎鼎大名“虎溪三笑”中道门大士联想起来。

“虎溪三笑,指的就是当时陶渊明、陆修静与东林寺高僧慧远交谈,互相送别时才发现过了虎溪,四周虎啸,让三人大笑。”陆阴阳怕我不知典故,还是很贴心地告知。

东林寺高僧慧远潜心于佛法,为表其志,立下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

这次由于儒道释三家互相交流融通,过于专注沉浸,却是破了誓言。

正如后来诗人所言: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陆修静一路沉默,终于来到了一处河岸边,反而席地而坐,孙游岳自然也跟随师傅如此,陆沉渊身份特殊,于是问到底来是做什么。

对此陆修静只是说了两个字,等人。

三人盘膝而坐,从日出坐到日落,月明星稀,寒风烈烈,陆沉渊不由有些后悔——他对上清派的法子总是不太喜欢,更热衷于山川河流之中寻找尸蠹,将其分门别类,补充现有图鉴。

乌云盖顶,雷声隐隐,似是要下雨。

陆沉渊撑着油伞站在父亲身后,趁机也能够缓和一下麻木的双腿,他不像师兄孙游岳那么坐得住,性子先天就比较活泼聪敏,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大家格外照顾他这个小师弟。

反倒是大师兄孙游岳,众多师兄弟都有些怕他,因为孙游岳总是跟在陆修静左右,言行举止变得越来越像是师傅了,自有一股威仪气度。

此时前面传来哗哗水声,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坠入水里。声音依旧在持续,似乎有人挣扎着想要从水里出来。

陆沉渊想要过去帮忙,被孙游岳制止。

河岸亮起一团团火把,手持明晃晃刀剑弓弩的官兵队伍包围了岸边区域,他们试探性射了一轮箭,箭雨翻起一些波澜后沉寂下来,里头人又猛地往远处游,危险和伤口更激发了他的求生本能。

此时官兵们也开始渡河,陆沉渊估计他们追捕的人很重要,而且非得留下他性命不可,否则只需要几轮齐射,只要人露头就继续射箭,此人是决计没有活路的。

陆修静突然说:造化如此,带他过来。

孙游岳立刻起身走到岸边,将才从水里挣扎着爬上来的人搀扶带上来,哪怕此时周围士兵一个个纷纷登陆,手中弓箭对准道士,孙游岳依旧毫无惧色,扶着水中人背对他们,恭恭敬敬带到陆修静面前。

陆沉渊这才看清楚,那水下被追杀的人竟然是一个光头小和尚,看起来也就是十二三岁,瘦弱的背上还插有一支断箭。小和尚腰上有一个布包裹,浸泡了河水让里头的东西鼓囊囊地凸起。

小和尚哆哆嗦嗦看着前面,犹豫了一下问,请问施主是陆天师当面么?

陆修静点头。

小和尚扬起脏兮兮的小脸,一脸严肃道,净土宗灵远,奉师傅令见过陆天师,这是师傅让我交给您的。

陆沉渊从灵远小和尚手里接过还在滴水的包裹,递给父亲。

陆修静又问:贵,贵师何在。

灵远小和尚倔强的脸上已经满是泪水,回天师,师傅已于寺内坐化。

陆修静点头,游岳,会带你去东林寺,节哀。

周围士兵一时半刻不知里头人是谁,只能将他们围起来,不过他们倒也不惧,眼前就三人,而且看起来也不像是以一敌百的猛将悍匪,皇帝下令的灭佛还有人敢公然包庇,这三人已是死人。

只是对方来头不详,无人敢直接动手,场面一时间僵持住。

此时远处传来隆隆马蹄声,灰尘中一队骑兵迅速靠拢,当头头戴玄冠者气宇轩昂,一身道袍,面若冠玉,两捋短髯,居高临下睥睨着众人。

士兵头领小校慌忙不迭抱拳道,国师,这里有两人包庇罪僧,我等已将他们控制住,请国师发落。

北魏国师,北天师道魁首寇谦之看向眼前那个平平无奇的中年人,阁内藏有此人的图册,倒是和上面一模一样,木讷静默,平平无奇。

寇谦之从马上一跃而下,虎步龙行走到盘腿而坐的陆修静面前:“陆兄,久仰。”

陆修静缓缓站起来,有些口吃地作揖道:“见,见过,寇,寇道友。”

见这人说话都吃力,周遭不少士兵都忍不住窃笑,看向此人的目光也充满戏谑,还以为是什么大人物,原来一个大结巴。

“这,这,是劣,劣子,陆,陆沉,陆沉渊。”陆修静有些吃力地介绍两个随行者:“这,这,是,劣徒,孙,孙游岳,冒昧打搅,实,实在有失,有失……礼数。”

寇谦之瞥了眼这位名气蒸蒸日上的后起之辈,心中不以为然,光是这副皮囊和不善言辞就注定此人上不了台面,无非是混迹草莽之辈。

他心里本来就为崔浩蛊惑太武帝灭佛一事过于孟浪而不快,此时不耐烦一把打断对方:“不必客套,此行我奉皇命,捉拿窃国重器罪僧灵远,还请陆兄不要插手,以免伤了道门和气。”

说罢他就让左右去抓小和尚。

灵远小和尚大喊:“你说谎!这是我们净土宗的法器,代代相传,根本不是北魏皇帝的东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寇谦之冷然道:“北魏之物,尽属太武帝,佛门之难就在于不奉王命,净土宗也好禅宗也罢,都无例外。逆王命者,死。”

一股森然杀气扑面而来,让年幼的小沙弥牙齿打个哆嗦,继而仰起脖子道:“怎么会有这么不讲道理的人!杀我师傅长辈,夺我净土宗法器,毁我道统,你们会遭报应的。”

稚嫩愤怒的声音换来的却是大头兵们的哄笑。身为丘八,他们可不像是小沙弥这么一根筋,改朝换代的事情都经历过,什么大事不见血?

“报应?”寇谦之轻笑一声:“有我天师道庇佑稳固大魏国运,魑魅魍魉,妖魔鬼怪何者能挡!”

“寇兄,听,听我,听我一言。”陆修静有些费劲地说。

“不必。”寇谦之冷然道:“若有时间,自会请陆兄来我府邸做客论道,只是并非现在,我大魏自有国情,还请陆兄了解,不要惹祸上身。”

陆修静沉默下来。

小和尚灵远看了看这位被师傅称为“人间道君”的陆天师,他也被对方兵锋压得说不出话来,不由心中无数委屈绝望,只恨没有和师傅一起纵身于火海,自己为什么要一路忍耐痛苦来求助!?

想着想着他再度流下泪来,阿弥陀佛,佛祖,请你救救弟子吧,弟子支撑不住了……这时候不该是佛祖显灵的时候吗?

两个大头兵大摇大摆过来抓向灵远的脖子,斜地一把油纸伞陡然出现将两只大手打开。

年轻的陆沉渊笑盈盈摸了摸小和尚光溜溜的脑袋:“小和尚,哭什么哭,你可是在陆天师身边,没人能把你带走。”

寇谦之终于不再忍耐,冷笑道:“陆兄好大的威势,越境而来,要在我大魏显露一手道君显灵么?”

陆修静吞吞吐吐道:“得,得,得罪了……”

寇谦之手中天师印现,口中颂咒,三皇经驭鬼之术发动,顿时周遭鬼气森森,无数阴兵自地下凝聚而成,一道道黑色魅影将陆修静围在其中,空中似有蛟龙入云,四下黑风阵阵。

原本还在哄笑的士兵们吓得四散而逃,大家都知道国师近乎于陆地神仙,一手道法简直能够改天换颜,一个人就可抵挡一支军队,眼下第一次见识,尽皆骇然。

黑夜之下。

陆修静双目清明,念道:“破。”

这一瞬间天降白煞神雷直中寇谦之!与此同时周围鬼魅惨叫不断,仿佛被烈焰灼身,刹那烟消云散,仿佛一切从未出现般。

此时原本黑云沉沉的天幕居然云雾尽散,一轮弯月清朗如玉,周遭如同白日一样明亮,那个原本口齿不清的道士此时恍若神灵现世,看得士兵们纷纷丢盔弃甲,跪地拜祭,噤若寒蝉。

“承,承,承让。”陆修静结结巴巴说了一句,微微作揖,转身离去。

陆沉渊敲了敲目瞪口呆的小和尚脑瓜:“走了,小和尚,已经结束了。”

留在原地的寇谦之脸如金纸,手中天师印已经多了一道巨大裂缝,付出惨重代价他才抵挡住了那一道天雷。真正让寇谦之恐惧忌惮的不是这一手雷法,而是……

“道法自然,言出法随,赤帝加身,好一个人间道君……”

寇谦之咬牙切齿地看着对方远去,却没有任何勇气追过去。

那个后辈陆修静……已经超过了寻常鬼神范畴,这难道就是传说中张道陵曾经抵达的境界,已是“入道”的天人之境,万法不侵,阴狱不入。

回想自己这些年行迹朝堂,寇谦之顿时心里一阵空落落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帝霸临渊行逆天邪神影帝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一剑独尊盖世洪荒之青蛇成道剑来武炼巅峰
相关推荐
九鼎惊神凰道吉日:夜帝,来接嫁我的师父叫九叔正道风评被害天书奇缘江公子今天不开车虎贲出击妖怪放了我老公记忆植入邺城怪奇事件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