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上)南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月之间,辽国兵马已征调齐备,大军三十余万,分驻幽州,涿州、霸州,其中幽州因是皇上所在,兵马更多,城南数十里,帐蓬林立,营寨二十个,团团扎住。军兵摩拳擦掌,准备撕杀,八月十三,辽圣宗耶律绪颁下旨意,以楚王南枢密院使,南院大王耶律兴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南面都招讨使,率大兵三十万,从幽州南下,太行山以东,皆归其所辖。以齐王耶律高为平南都招讨副使,率兵马十万,出云州,攻雁门关,为右路侧应。

耶律兴接到旨意,立即回府,招集府内好手,随行出征。顿觉国师、萧达畏及朱氏兄弟、黄沙四鬼等人闻王爷召见,不一会已齐集大厅,因顿觉国师是皇上御封,与众人身份不同,因而在旁设坐。楚王独坐正中,其余诸人,只能侧身而立。

耶律兴见众人到齐,缓缓开口,说道:“各位,本王已接到诏命,皇上命我率军出征,攻取宋地,我想请各位与我一同出征,战场之上,建功立业,也是各位正途,不知诸位先生意下如何?”说话之间,双目炯炯,扫视众人,看众人反应。

萧达畏等人,都脱不了名利二字,但战场之上,千军万马,与武林中动手不同,决非一人之力,就可扭转局面,因而虽然利诱在前,却不知如何是好,但众人偷眼看看耶律兴,见他神情严肃,却是都不敢推辞,心想到战场之上,建功立业虽非易事,但以我等身手,保命却不成问题,因而一齐答道:“王爷神武,定能马到成功,我等愿附骥尾,为王爷效犬马之劳。”

耶律兴见众人答应,心中大喜,忙让众人各自回房收拾,准备次日起程。

耶律珍随父回到师父房中,见顿觉国师神色不喜反忧,忍不住问道:“师父,我父王出征,攻击宋地,以我军之雄武,此次必当大有所获,为国建功,无论与国与家,都是好事,为何师父反而忧心不已啊?”

勇武慈悲顿觉国师看一眼耶律珍,道:“珍儿,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象你想的那么简单。”耶律珍见师父说出这几句话,仍是不解,又道:“既然珍儿愚昧,还请师父详细解说。”

顿觉国师长叹一口气,说道:“以为师所知,本来皇上并无出兵之意,自从宋辽交好,两国边民生养休息,生活已大为改善,况且宋国每年输纳银帛,也极为守约,因而一直平安无事,自从你父出掌南面枢密院,却是极力主张动兵,你知你父其意何在吗?”耶律珍摇摇头,道:“这国事,父王从来不讲,难道不就是为国护疆吗?”

顿觉国师摆摆手,脸色更加凝重,说道:“珍儿你看事,没有深入想一想,辽宋交兵几十年,互有胜负,何曾占得一分疆土,还不都是各守本界,况且我大辽现在国力已比不上以前,你父执军国大政,那能看不穿这些,以为师看来,其目的决不在此。”

国师说到此,停住话头,凝神细听,周围静悄悄的,没发觉有人埋伏偷听,才低声接着往下说:“你父王的真实目的,无非是借此立威,并借机培养势力,并削弱异已而已。”

耶律珍自幼生长王府,虽然也见些勾心斗角,追逐权势之势,但毕竟年轻,心地纯洁,不及乃师远甚,因而反而被说糊涂了,不禁问道:“依我父王之身份,拜为亲王,掌半国之政,论地位已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还何需立威,珍儿糊涂,还请师父明示。”

顿觉国师看自己徒弟如此单纯,心中安慰不少,因不厌其烦,详细譬解:“珍儿,人心不足,得一望二,就象练武之人,每当武功超过一人,便欣喜不已,非要做到武功第一,其心不甘,你父王不免于欲,所求何事,为师不便明说,你自己想想,当会明白,只是此次出征,恐怕未必能如你父王之愿,反受其害。”耶律珍见师父仅点到为止,知道师父不愿挑明,也不追问,静听师父解说。

国师又接着道:“据为师所知,我朝用兵之事,宋国已知,派太尉杨文忠,祖上杨业,号称无敌,此人家世渊博,用兵如神,深得军心,你父王有这么个对手,岂不是棘手之事。此行若不成功,你父王身负指挥众任,丧师辱国,其罪非轻,即使或得天助,打败宋军,班师回京,虽然风光,但功高震主,所谓荣极易枯,福祸相依,即使你父王不做他想,恐怕也不易保得安全,更何论其他呢?”

耶律珍边听边想,忽然明白师父暗中所指何事,脸上神色为之一变,又听师父从正反两方面解说出征之害,宛如吞下块冰到腹,浑身凉透。虽然她平时机变百出,这时也是惊慌失措,为父王担扰,忙跪倒在地,眼泪已滚滚而下,哭道:“师父见识广远,既然父王祸害不远,请师父看在珍儿面上,救我父王一条生命。”

顿觉禅师伸手拉起耶律珍:“孩子,为师给你说这些,就是为了以后免去你父的祸事,让你早做准备。当初你父王向皇上保荐为师,出任国师,本意是想让为师在行事时,助他一臂之力。如今正好,你我可以在你父王面前,相机进言,至于你父王能否肯听,就不知道了。”说罢闭目不语,双掌合十,喃喃不已。耶律珍见师父如此,知道师父已言尽于此,剩下的只能看以后了,也就悄然退出,心事重重,回自己房中收拾东西。

次日一早,耶律珍、顿觉国师与王府诸人随楚王耶律兴来到幽州城外,一行数十骑,直奔中军大营,辽军各将,已齐集营门,等候大帅,见众人到来,营门众将官一齐拱手为礼,参见耶律兴,耶律兴端坐乌龙驹上,扫视众将,大部分都还熟悉,唯有部分远处调来的将官才比较陌生。

众将把耶律兴拥进大帐,耶律兴在当中虎皮椅上坐定,中军官捧上花名册,按册点名,帐下各将,即使以前没有耶律兴帐下,也听说过耶律兴治军极严,铁面无情,况且点将出征乃是大事,因而谁也不敢晚来,早就等在帐外。中军官请点一遍,全部报到无误,将花名册捧下归档,侍立一边。

大帐之中静悄悄地,在耶律兴扫视之下,两边众将都是挺胸抬头,闭嘴不语,等候指示。耶律兴脸色肃穆,开口说道:“本王蒙圣上恩典,率军南伐,各位将军受皇上重恩,理当尽忠报国,奋勇杀敌,军中号令,不得有违。若有违令误事者,杀无郝。”说完,右手一伸,从帅案令筒中抄起一支大令,准备派将,这时帐中各将军都在暗思,这头一支大令会落到谁头上,因为第一支大令,派得是前军行营都统,这个位置说好,则是为大军前哨,遇河架桥,遇州攻城,有敌先战,易于建功。说坏呢,则是凶险甚大,稍有不慎,别说建功立业,恐怕会身败名裂。以往日惯例,这个位置大都是威名素著,老成之将担任,因而众将中,资历浅,明知无份的,坦坦然然,自觉够格的,立功心切之人则眼巴巴地盯住楚王,希望好运临头,功成名就的,不愿再冒险,则低头不语,希望逃过去。

但耶律兴自数月前开始筹划南伐,对兵力安排,将官调配那能不早做打算,因而对众将神态视而不见,眼光一扫,随即盯住右首一员大将,说道:“耶律乌海。”那员将听大帅叫自己名字,也是一楞,但随即反应过来,上前一步,答道:“末将耶律乌海听令。”耶律兴脸色一肃,说道:“耶律将军,本王知你勇猛善战,所部御帐亲军正是我大辽精锐,特命你为前军行营都统,统御帐亲军三万,宫卫骑军两万,为大军开路,十日内攻取雄州不得有误。”耶律乌海答应一声,接令归列。

耶律兴此令一出,众将中许多人不解,更有几员想立功的老将心中不服,因为以耶律乌海资历论,不过是大详稳司左都监(大详稳司是辽国中央楚军的统领机构)虽然是负责皇上警卫部队的副帅,但从官位上却不高。以年纪论,不过才三十岁,虽是皇族,但资历浅。唯一可提的,就是此人对皇上忠心耿耿,而且勇猛难敌,但前营都统,可不是光是勇猛就能胜任的。三万御帐亲军,那可是辽军中精锐中精锐。居然交给这样一个后生小辈,众将都不知耶律兴打的什么主意。唯顿觉国师在旁,初时不明白,后来一想,心里不由暗叹一声:“耶律乌海这条命大概是难保啦。”

--------------------------------------------------------

汉唐天下,恳求各位大大们的支持。(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帝霸临渊行逆天邪神影帝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一剑独尊盖世洪荒之青蛇成道剑来武炼巅峰
相关推荐
宝石时代无限童年系统靖难英雄谱制霸星河人间府主从洪荒新手村开始超神江湖之极品大厨万贞儿传神医毒妃神医毒妃:妖孽王爷枕上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