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苏美出兵朝鲜,还推出了“老少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个世纪的1945年,在世界历史上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首先让我们看看当年8-9月份在亚洲东北部发生的一些事情。

(一)“小男孩”“引发”出兵朝鲜

1945年8月6日,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日,上午9时15分,美军一架叫做“伊诺拉·盖伊”的B-9飞机驶过日本广岛上空,并扔下了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炸弹。“第一轰炸目标是广岛,第二目标是小仓(北九州市),第三目标是长崎”,这可不是一般的炸弹,这是世界上第一颗用于实战的核武器——原子弹。它以铀为原料,弹长.5米,最大外径0.71米,重4.1吨,威力不到万吨TNT当量。

“小男孩”爆炸高度为600米,爆心周围1平方公里内的建筑物全被夷为平地,全市烟火弥漫,在768幢建筑物中,48000幢全部被毁,178幢半毁,房屋损失达70%。这颗历时三年、花费亿美元、试验爆炸成功才0天的核武器,原本是对付德国纳粹军队的,如今却阴错阳差地落在了日本人的头上。历史就是这样对人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8月8日午夜,在中国东北松花江平原,天空大雨倾盆,电闪雷呜。中苏边境大兴安岭一线,上百万苏联红军已进入冲击线,等待着发起攻击的信号。苏联的最高统帅斯大林此刻并没有在苏军总参作战室,他在欣赏电影。电话响了,斯大林接过朱可夫元帅的报告电话后轻声地说:“开始吧。”接着放下了电话,继续他的雅致。

8月9日零时,中苏、中蒙边境线上,成千上万的信号弹同时在天空飞舞,两万六千门火炮齐声怒吼,苏联红军由十一个合成集团军、一个坦克集团军、三个空军集团军、一个战役集群编组成的三个方面军,兵力150万人,在5500辆坦克、6000门火炮、800架战斗机支援下向侵占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兵力10万人,火炮5000多门、坦克1000多辆、飞机不足000架)发起了猛烈攻击。苏联声明对日宣战。

也是在8月9日这一天,上午,美军又一架叫做“bocar”(车厢号)的B-9飞机飞向日本,然而,这一天天气并不太好,当飞机在日本的小仓附近上空时,因“浓云和烟雾笼罩”能见度极差,按计划飞机转向日本的长崎上空,在延误1小时后,于10时58分,投下另一颗代号为“胖子”的炸弹。这是美国向日本投下的第二颗原子弹。它以钚为原料,弹长约.米,最大外径1.5米,重约4.5吨,威力为万吨TNT当量。“胖子”爆炸高度500米,爆心周围11平方公里内的建筑物全被摧毁。

广岛市和长崎市瞬间从地球蒸发,广岛超过14万人瞬间被爆炸夺取了生命,长崎被杀死了7万人,成千上万的人由于受辐射而死。恐惧笼罩着日本,“鬼子”准备投降了。

据说第二颗原子弹爆炸后,美太平洋战略空军部队参谋长柯蒂斯·勒梅将军命令空军准备第三颗原子弹。在准备未完时,战争结束了。

在美国第二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的当天,苏联红军已从东、西、北三面沿100里边境线杀向中国东北和朝鲜,击垮了日本关东军,进入了中国满洲里、抚远等地,苏联空军轰炸了中国长春和哈尔滨等地。其中,苏联第5集团军由契斯季亚科夫上将指挥,突入朝鲜,对驻朝鲜的日军部队展开进攻。如果说,苏联利用美国的核突击的效果实施攻击,似乎有些牵强。但是,几个月前,美、英、苏达成协议后,苏联却迟迟不对日宣战,而突然选在第一个原子弹爆炸两天后行动,确实给世人以口实。无论如何,苏联人选择了一个绝好的时机,体现了斯大林丰富的政治智慧。8月10日,苏联900名海军陆战队员坐着老掉牙的护卫舰和8条鱼雷艇,登上了朝鲜东海岸的雄基港;8月1日,占领罗津;8月1日占领清津;并继续沿朝鲜东海岸南进。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斯大林在《告人民书》中特别提到,苏联“自己单独有一笔账要同日本清算”。

在得知日本决定投降和苏军已对日宣战并大举“涌进”朝鲜半岛的消息后,美国人急了,在胜利果实面前,无论如何不能让苏联人坐收渔利。前面已经说道,8月10日深夜,美国国务署—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举行紧急会议,重点考虑在美国无暇进入朝鲜之前(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军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里外的日本冲绳岛),必须阻止苏联毫无顾忌地占领朝鲜半岛。因此,会议确定由两名年轻的参谋人员在地图上搞出了“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地理线。著名的北纬三十八度线由此正式诞生,这条线恰好位于朝鲜半岛南北中央,西起黄海岸边瓮津半岛上的闲洞里,东至襄阳以南的日本海边的北盆里,在朝鲜的直线距离约为50公里。两美军上校划分的这条线将朝鲜的首都汉城划在了美国部队的受降区内,这既能满足美国国务署的政治意愿,又符合美军事现状的折衷方案,得到了会议批准。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说:国务署极力主张在朝鲜的日本部队应由美国受降,但是我们要是以必要的速度把军队运送到朝鲜北部,那就无法保证我们在日本抢先登陆。美国采取了先保证日本,再瓜分朝鲜的战略。

面对苏军在朝鲜的快速推进,美国总统沉不住气了。8月15日,杜鲁门给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了经美国总统批准的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有关日本武装部队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是以三八线为分界线,确定了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同时,提出美军要求在大连登陆的计划。美军甚至作了最坏的设想,如果苏联拒绝美国的提案而占领汉城,那么美军就不得不在釜山登陆。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6日,斯大林复信给杜鲁门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这大出美国人的意料,感到苏联人非常配合。而苏联人还有一计,因为,日本的北海道也在三八线以北,苏联还有非分之想。据说,苏联驻日本大使库兹马·杰列维扬科中将根据斯大林的命令向美军麦克阿瑟提出“不管盟军总司令部同意不同意,苏军将进驻北海道”。麦克阿瑟却不吃这一套,当场以强硬的口气说道:“没有我的许可,那怕是一兵一卒登上北海道,立即逮捕,包括你在内的苏驻日代表部全体人员”。因此,对苏联提出共同占领北海道的要求,美国予以严词拒绝。当然,作为反击,美军要求在大连登陆的计划,苏联人予以坚决的否定。

8月17日,苏军在三八线以北地区,接受日军投降,成为朝鲜北部“占领军”。当时部分苏军已越过三八线向汉城运动,接到上级的命令后,部队又迅速撤回了。据说,斯大林之所以如此“听话”,最主要的是为了确保占领的日本北方四岛以及保住苏联在中国东北的一些权益。总之,这都是力量和利益的妥协。

9月日,麦克阿瑟在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提议略有修改。命令提到:“驻北纬8度线以北的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其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8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

9月8日,美军第4军军长约翰·霍奇少将指挥部队进入朝鲜南半部,其中美第7步兵师首先在仁川登陆,行动代号为“黑名单40”,正式开始接受三八线以南地区日军的投降,成为南朝鲜的“占领军”。

美7师在仁川上岸标志着美国军队第一次进入朝鲜半岛。在188年,美国和朝鲜在中国的天津签定了第一个条约,建立了商务关系,还承认了中国对朝鲜拥有主权。以后,在朝鲜的问题上中国、日本、俄国都有冲突发生,美国人一直保持中立状态。据说,美军进入南朝鲜后,对嗅觉方面感受很深,一是那些无处不在的牛拉的“粪车”,而且赶车人是在牛的右边,车上盛在桶里的一家人的粪便,桶还没有盖,沿路散发出一种极为浓烈而刺鼻的气味,接着还要撒在自家的田里,使整个田野臭气冲天,简直能把西方人熏得头晕目眩,加上路边壕沟的下水道和到处乱窜的猪的臭味,甚至小孩子为了方便而穿的开裆裤,这本是当地人的习惯,既便如此,美国人也难以忍受。另一个是朝鲜那种民族风味的菜蔬,由白菜、大蒜、辣椒、萝卜和其他物料混在地起腌制而成,就是中国目前大小超市中的“朝鲜泡菜”。碰到这种菜的时候,美国人形容,比如,一位可爱的朝鲜姑娘呼出的气,都会对西方士兵产生极大的影响,使他们对她的兴趣顿时消失,甚至使他的ing欲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不过这些比喻似乎有些夸大其词,这在当时的东方人的生活中,是普遍现象,可能美国人感觉更强烈一些。

一个日本“主子”虽然走了,却引来了两个“大爷”――美国和苏联。靠别人力量获得的民族解放,却成了另一种民族分裂和对抗。

(二)世界各地的朝鲜人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世界各地的朝鲜人欢欣鼓舞。

在中国有两支由朝鲜人组建的抗日武装力量。第一支是1941年7月在华北太行山根据地成立的朝鲜义勇军,八路军副司令员彭德怀出席成立大会,并发表讲话,强调无论多么困难,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也一定会帮助朝鲜同志。朝鲜义勇军在八路军的领导下,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朝鲜义勇军总司令为金武亭,副司令为朴孝三、朴一禹。在总司令部管辖之下,设置了朝鲜义勇军干部训练所。据说包括义勇军及他们的家属在内总共为00人至400人。另一支抗日武装是在国统区受国民党政府领导的韩国光复军,司令员金九,副司令员金元凤(朝鲜义勇队发起组织者,在蒋介石的命令下被迫率部分朝鲜义勇队成员加入韩国光复军),得到蒋介石的大力支持。该部队是原设在重庆的韩国临时政府的武装力量,其成员于日本投降后与韩国临时政府一起回国。这两支队伍在中国同时与日本军队作战,日本投降后一个去了南朝鲜,编入了韩国军队,一个去了朝鲜北部,成为朝鲜人民军。1950年后,他们又在朝鲜半岛进行了殊死战斗。

在中国的西安,来访的韩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看到大街上到处是人山人海,高呼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他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兴奋快乐。在中国的陕西省杜曲县韩国光复军第二支队驻地,光复军战士们互相握手,拥抱在一起失声痛哭,继而不约而同地手拉手高唱爱国歌曲,唱得威武雄壮、坚定有力。

在中国的延安,朝鲜独立同盟总盟的革命者们欢呼“朝鲜民族翻身的日子到了”,并立即将日本战败投降的喜讯电告各地分盟,发表《致在华敌军中之朝鲜士兵及朝鲜侨民书》、《告日军中朝鲜士兵及居留民书》、《劝降日军内朝鲜士兵书》,号召驻守华北、华东的朝鲜义勇军官兵“紧急行动起来”,“打回朝鲜去”。要求日军中的朝鲜士兵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呼吁朝鲜侨民加入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建立一个新的朝鲜共和国。8月16日,在延安附近的罗家坪,全体朝鲜义勇军战士象过节一样,穿上民族服装,在大操场上载歌载舞,欢庆抗战胜利。

在中国的太行山区,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的太行朝鲜独立同盟军事学校的学员们,在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和总盟的号召后,在大狂欢中,即刻准备各种行动,参加打回老家去的先锋队运动即在全校学生中热烈展开。

在苏联远东地区海参崴、双城子和伯力,由中国抗联各部千余名抗日战士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番号苏联远东方面军步兵第88旅)召开反攻东北、配合苏军消灭日本关东军誓师大会。教导旅旅长周保中在大会作了《配合苏军作战,消灭日本关东军,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报告。尔后兵分两路,在旅长周保中、政委李兆麟等率领下随苏军反攻东北,其中一些朝鲜人,如姜健、朴洛权、崔光等也被派到中国东北地区,任务是在朝鲜民族聚集的地区组织群众,迎接中共军队,粉碎国民党的进攻,解放东北和全中国;8月下旬,中共东北党委会和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已将抗联部队组成五十余个工作组进驻东北10个地区57个重要城镇、战略要点。其中由步兵第88旅教导营金日成等率领朝鲜官兵,随苏军回国作战,解放朝鲜国土。

旅居欧美同盟国的韩国各爱国抗日团体的仁人志士们,也渲染在祖国光复、新生有望的巨大欢乐中。

1945年8月11日,中国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在延安发布第六号命令:现在华北对日作战之朝鲜义勇军司令金武亭,副司令朴孝三、朴一禹立即统率所部,随同八路军及原东北军各部向东北进兵,消灭敌伪,并组织在东北之朝鲜人民,以便达成解放朝鲜之任务。据此,延安的朝鲜军政干部学校(1945年月成立,校长金枓奉,副校长朴一禹)全体人员进入东北,同时朝鲜义勇军司令金武亭率领000余名义勇军,同中共中央派出的首批东北干部工作队一起,于1945年11月初到达沈阳。部队驻在沈阳郊区的朝鲜人农村,准备进入朝鲜。

根据朱德总司令的命令,中国的朝鲜义勇军意气风发准备进入朝鲜时,在朝鲜境内的苏联红军根据朝鲜的形势和苏联的利益却不许中国朝鲜义勇军入境,如果返回朝鲜只能以个人名义,并不准携带武器。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批示,11月7日,在沈阳召开朝鲜义勇军军人大会,由金武亭司令员宣布将全军编为7个支队,分别开赴东北的朝鲜人聚居区开展工作,并积极参加中国的解放战争。1月1日,金武亭率领朝鲜义勇军骨干70多人回到平壤,在中国东北的朝鲜义勇军实际上只组成了第一、三、五、七共4个支队。

第一支队:支队长王子仁(崔仁),政委方虎山,初期仅有60余名干部。1946年月该支队扩编为6个大队,并在通化地区改编为著名的李红光支队,支队长金雄,政治委员方虎山。1948年4月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辽北军区独立第4师,师长王子仁(崔仁),政委方虎山。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6师,下辖496、497、498团。

第三支队:支队长金泽明,政委朱德海(朱基涉)。1945年11月19日,朱德海、李德山等19名朝鲜义勇军干部由沈阳乘车抵达哈尔滨,与哈市保安总队朝鲜人独立大队金泽明部队会合,5日在宾县正式改编为朝鲜义勇军第三支队。1946年1月,改编为独立第8团,兵力000余人。1948年4月扩大改编为独立11师第团。半年后,即1948年11月,独立第11师改称164师,下辖490、491、49团。辽沈战役解放长春后,164师担任卫戍长春任务。

第五支队:1945年11月组建于沈阳。支队长李益成,政委朴一禹,参谋长为全宇和李权武,政治部主任为朱爀。1946年1月,第五支队与延边警备1团、团合并成朝鲜义勇军第15团和第16团。其中朝鲜义勇军第15团后改称吉林军区独立团,1948年1月被编入东北军区独立6师,成为该师第16团;1948年11月,独立6师改称第四野战军第4军156师,下辖第466团、467团和468团,该师主要由朝鲜族组成,其中468团警卫连为朝鲜族,而466团除两个连和两个排外,467团除一个营外,都是朝鲜族,辽沈战役胜利后,该师随部队南下。朝鲜义勇军第16团于1946年月改编成东北民主联军吉东警备一团,后改编为东北军区独立1师1团,其后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0纵队第0师89团。该团参加黑山阻击战后改称第四野战军第47军141师4团,参加了平津战役,后随大军转战到重庆。

第七支队:支队长兼政委朴勋一,副支队长兼副政委崔明。1945年11月1日,朴勋一、崔明等人随同第五支队抵达吉林市,编为吉林保安第七支队。1946年1月,保安第七支队正式易名为朝鲜义勇军第七支队。月,第七支队改编为桦甸县保安团,后扩编为吉南军分区第二十四旅第七十二团。6月,二十四旅转入吉南地区,开辟根据地。1948年4月,与朝鲜义勇军第三支队后身的独立第8团、松江军区第8团合编为独立第11师。

(三)美苏各立“新主”

根据1944年资料,朝鲜在行政方面,分为1个道,个岛、18个郡,11个面(乡)。道一级的城市有个,郡一级的城市有1个。美苏占领朝鲜后,便分而治之。北部苏联占领区包括4个道:咸镜北道、咸境南道、平安北道、平安南道和黄海道、江原道、京畿道的北半部。南部美国占领区包括6个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南道、全罗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和江原道、黄海道、京畿道南半部。京畿道、江原道和黄海道被三八线分割。

虽然,美国和苏联分别完成了对朝鲜半岛的军事占领。但军事统治不是长久之计,根据美苏的安排是要对朝鲜进行为期五年的“临时托管”,然后逐步实现朝鲜的统一和独立。为了取得在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苏美当务之急是选择自己的亲信,来担任朝鲜的领导人,说白了就是要“立主”。

金日成,191年生于朝鲜平壤万景台。其父金亨稷出身农家,中学没上完就辍学了。15岁时,金亨稷与当地一名小学校长的17岁女儿康磐石结婚,并且先后当过小学教师、韩医,偶尔还充当过守墓人。金日成的幼年随父母在朝鲜和中国东北频繁迁移,并就读中国人的小学,学会一口流利的中国话。195年其父金亨稷被日本人逮捕,他又离开朝鲜去了中国。196年6月,金日成在中国吉林桦甸县反日的华成义塾学习。197年1月,考入吉林毓文中学。199年10月被捕,190年5月出狱。190年7月,在吉林伊通县孤榆树参加了半军事组织—朝鲜革命军,19年4月,在吉林安图县成立了反日人民游击队,组织在中朝苏边境与日军进行游击战。196年5月,成立祖国光复会。同年,率队参加中国东北抗日联军,任第二军第师(兵力相当于一个营)师长,后改编为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6师师长,197年改编为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第二方面军,并向长白山地区进军。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的处境日异艰难,根据抗联第一次伯力会议精神,停止大部队活动,同年冬天越过中苏边境转移至苏联境内的哈巴罗夫斯克。194年抗联在苏联成立了教导旅,中国人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政委,由居住在苏联的中国人、朝鲜人和其它少数民族出身的苏联军人编成,后被编为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并授予了军衔。该旅约有1000人,其中朝鲜人100—00人,金日成在此加入苏联红军,任独立步兵旅教导队(朝鲜支队)队长,少校军衔。1945年7月德国投降、日本败局已定的时候,第88独立步兵旅成立了朝鲜工作团。苏联对日宣战后金日成率部回到朝鲜北就。金日成是在中国东北的战斗中,涌现出一些朝鲜共产主义党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朝鲜人坚持用武装斗争与日本作战的著名代表。(任朝鲜民主义共和国首相40余年,1994年在平壤去世。)

1945年10月10日苏联货船“普加乔夫”号把在苏联远东地区受训的以金日成(岁)为首的第88旅朝鲜营的66名军官送到朝鲜元山港。这一天成为朝鲜北部共产主义党中央组织委员会成立的日子。朝鲜人则说:1945年10月10日——1日在平壤召开了党的成立大会。在会议上,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作了《关于我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建设和党的当前任务》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建议建立朝鲜北部共产主义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并阐明了党的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10月14日,在朝鲜平壤隆重地举行了欢迎金日成同志凯旋祖国的群众大会。当时,苏联考虑朝鲜的领导人有曹晚植和金日成两个主要人选。曹晚植是朝鲜抗日斗争中是极受尊重的民族领袖,人称“朝鲜甘地”,但是苏联人认为曹晚植可能有严重的“民族主义倾向”,没有把握绝对忠于苏联的政策,而且又没有在苏联接受过训练,自然不能受到苏联的青睐。于是斯大林决定撤换他,由忠诚可靠的金日成同志取而代之。斯大林说“朝鲜是一个年轻的国家,需要年轻的领导人”,在这次会议上,苏联人郑重其事地向人们推出这位政治人物。

李承晚,1875年4月生于朝鲜黄海道平山一个富有的家庭,自称为统治朝鲜最后一个王朝李氏王朝的后裔,小时候在私塾里习读汉学,1895年进入美国教会办的培材学堂学习。李承晚深受徐载弼开化思想讲演影响,他积极参与《协成会报》、《每日新闻》、《帝国新闻》的工作,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主张政治改革和反对外来势力。1898年以反政府嫌疑被捕入狱,坐牢6年。在狱中,他写出了一本名为《独立精神》的书(1910年在美国出版)。1904年出狱的李承晚通过教会介绍去了美国,先后在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学习,1905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士学位,在1910年7月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政治博士学位,成为获得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个朝鲜人。在普林斯顿大学期间,李承晚颇受校长伍德罗威尔逊的赏识,并经常和许多学生到校长家弹琴、唱歌,威尔逊校长很喜欢他,也经常向陌生的来宾夸赞他是:“未来朝鲜独立的缔造者”。1910年李承晚返回家乡,但由于受“105人事件”牵连,日本人拟对其逮捕,191年逃出朝鲜。1919年李承晚从美国跑到中国上海,任朝鲜流亡临时政府国务总理,同年受任临时流亡政府总统。由于李承晚向当时的美国总统请愿,要求由“国际联盟”托管朝鲜,而受到许多朝鲜民族主义者的谴责,并且怀疑他的个人野心,加之李承晚贪污夏威夷旅美朝侨捐的“独立基金”引起民愤,在195年月被集居于中国的年轻一代朝鲜民族主义者金九等赶下领导岗位。卸任后李承晚以“朝鲜临时政府”代表名义流亡美国,在美国和西欧进行朝鲜独立运动,得到了有着强大影响力的美国基督传教士们的支持。李承晚还是一名卫理公会教徒,其夫人弗郎西斯卡是一位奥地利女郎。(195、1956、1960连选连任大韩民国总统,1960年4月7日,被迫辞职,流亡夏威夷,1965年去世)

1945年10月16日,美国军用飞机将流亡在美国的70岁的李承晚接回到韩国汉城,并为李举行了回国仪式。当年6月,李承晚曾请求美国承认他是朝鲜政府领袖,遭到拒绝。1945年10月下旬,中国重庆各界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欢送韩国临时政府成员回国。为了感谢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临时政府主席金九在登上飞机前发表了《致中华民国朝野人士告别书》:“……抗战八年来,敝国临时政府随国府迁渝,举凡拨借政时、供应军备,以及维持侨民生活,均荷于经济百度艰窘之秋,慨为河润”。当年11月1日,蒋介石也任命邵毓麟为中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驻韩联络员,陪同金九赴韩任职,享受公使待遇。

美国在权衡考虑朝鲜的领导人时主要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李承晚,一个是金九,两个人都曾任在中国的朝鲜流亡临时政府的总统,据说蒋介石对李承晚有很高的评价,两个人都皈依的基督教徒,都坚决**。最后,美国人决定二选一,由麦克阿瑟当着另一位曾流亡在中国的朝鲜领袖金九(10月中旬回到汉城)的面,明确表示要由李承晚担任统治者。

美苏选择的领导人一个是70岁高龄的老人,一个岁的年轻人,真正是典型的“老少配”。一个是用战争手段救国,一个靠国外支持独立,两个人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前者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受到美国人和中国国民党人的信任;后者,与帝国主义势不两立,曾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军队,受到苏联人的高度信任。在李承晚和金日成的身上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美苏中三国不同意识形态的烙印。(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逆天邪神影帝帝霸剑来一剑独尊洪荒之青蛇成道斗罗大陆4终极斗罗临渊行盖世武炼巅峰
相关推荐
医道兵王极道兵神极道兵王阳间生死判致命未知窃国睥睨群雄三国之傲视群雄斗罗:从签到女神开始少年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