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战乱四起,反倒是成都一面祥和的景象,蜀国的百姓均是相信蜀王王建能够驱除外敌,没有逃难离去。
王建回到成都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集境内全部兵力,去驰援风夔两州,然后便是举行了登基大典。蜀国至此再也没有什么蜀王,有的只是皇帝。
徐玄灵和徐玥两人返回徐宅后,不久便是传来战报,凤州和夔州接连失守,王建遭当头一棒,内心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自己带兵亲征,不过在徐淑妃的劝说之下还是放弃了这个决定。
现在蜀国境内无大将,而敌军攻占风夔二州后将势如破竹,令王建好不头疼。
本来徐淑妃时想趁着这次让徐玄灵打着普慈离开蜀地,没想到遇到战乱,想来一时间也无法脱身,只能暂时选择延后,等到日后再送普慈离开。
“陛下可为了不知派何人迎敌而感到忧愁?”王宫内,徐淑妃看见王建眉头不展,关切地问道。
“唉,你明知故问。我想亲自带兵前去,你又不让,现在蜀国北西两面受敌,现在又有何人能够当此大任?”王建倍感焦虑,满是抱怨的说道。
“陛下,你现在已经称帝,万事都要以大局为重,满朝百官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统兵挂帅的么?”徐淑妃好言相劝,现如今王建身为天子不必万事亲躬,万一要是有什么意外的话,这蜀国上下又将如何是好,所以徐淑妃才会劝阻。
“满朝的百官我还不知道,那晋军乃是虎狼之师,又岂是随便派一个人可以击败的。若是真的有人可以用,我也不必忧愁至此了。”王建有些恨铁不成钢般的说道,王宗侃和王宗佶身为王建的左膀右臂,现在王宗佶造反逃走,王建便是如同失去了一条臂膀,更是感觉自己身边无人可用。
“就算都不行,不是还有王宗侃么?到时候派他前去对付晋军,你也不必亲自出征。”徐淑妃想来想去,便是想到了王宗侃。
王宗侃对王建忠心耿耿,又跟随王建征战多年,也是不得多的的一员猛将。
“那北面呢,岐军又该派何人挂帅?”王建也觉得王宗侃更够胜任,本来王建也是想派王宗侃前去,现在依然徐淑妃也同意,那接下来就剩下派何人前去抵御岐军,可王建一时间绞尽脑汁也没法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徐淑妃闻言,在脑海中也开始细细挑选,突然之间想到了一个人,“徐玄灵如何?听闻此人之前在李茂贞手下征讨朱全忠时,勇猛过人且智谋不凡,如果由他领兵,相信一定能够击退岐军。”
“徐玄灵?”王建嘴边不禁念叨起徐玄灵的名字来,说道:“虽然如此,经过普慈一事后,我想他现在已经对我生了间隙,又如何肯帮蜀国。”
王建和徐玄灵一路征讨朱全忠,对徐玄灵也是颇为的赞赏,对徐玄灵的能力也毋庸置疑,只不过却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如何说服徐玄灵去为王建卖力。
“陛下,你之前不是说过么?他与李茂贞有杀子之仇,如果我们这一次任命他为帅,不就可以让徐玄灵报仇。”徐淑妃细想之后说道。
“可...他真的会帮忙么?”王建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而且也想不到徐玄灵又什么理由会帮自己。
“这就让妾身去说吧,只要你认为徐玄灵如果合适的话,那北面之围不如就派他前去。”徐淑妃虽然也有些怕徐玄灵不答应此事,但是为了蜀国他必须出这个面,不然蜀国可将会有亡国的危险。
“我这就去拟旨,如果他愿意的话自然再好不过,不愿那就只能朕亲自挂帅去会一会李茂贞。”王建说罢,便是来到案桌前,拟出一道圣旨,交到徐淑妃的手中。
徐淑妃拿到圣旨的那一刻也没有闲着,随机准备前往徐府交给徐玄灵,徐淑妃手上的圣旨她能够清楚感觉到那份沉甸甸的重量,这可是蜀国的未来,现在便是全部准备交付在徐玄灵的手中。
徐府内,距离徐玄灵回到成都已经过去了数日,从他听到李茂贞和李存勖联合攻打蜀国的时候,徐玄灵就在脑中思考着如何安排众人蜀地,前往凉州地界。
现在又过去了数日,想必战况也在随时发生着变化,徐玄灵自然也是不想在蜀地多留一刻,从青城山回来之后,徐玄灵见到李予晗和马莲儿等人,便是感到如隔三秋,不愿她们受到任何的伤害。